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 — 广州传统文化 传统艺术 建筑特色 旅游活动庆典介绍
广州传统文化 传统艺术 建筑特色 旅游活动庆典介绍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08/7/16 11:08:43  阅读[615]

         广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因五羊赐穗的传说而有“羊城”、“穗城”的美称。

        广州是南越国、南汉国、南明国三朝古都的所在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和长盛不衰的外贸名城,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和标志性建筑,如光孝寺,华林寺,南海神庙、光塔、怀圣寺、清真先贤古墓、十三行等;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和民主革命大本营,相关的文物古迹主要有:万木草堂,黄埔军校,孙中山大元帅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广州起义旧址等;是当代改革开放试验区的中心城市和窗口,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极富现代气息;是岭南的文化中心,从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始延绵至今,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是著名的华侨城市。

广州传统文化

广东音乐   是以广东民间曲调和某些粤剧音乐,牌子曲为基础发展完善起来的地方民间音乐。广东音乐在演奏上采用装饰音和加花所产生的音色和风格,明显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民间音乐。20年代初到建国前的30年间,广东音乐创作乐曲达300首以上,其中约50首至今仍流传于海内外。

广东木偶戏   我国木偶戏始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元、明、清。古时称“傀儡戏”。广东木偶戏,大约在元代传入。新中国成立后,木偶戏艺术得到很大发展,1956年,广州市创办广东省木偶剧团,创作出富有南国特色的木偶艺术。木偶造型精雕细刻,神采各异,传神逼真,栩栩如生。剧目有:《芙蓉仙子》,《张羽煮海》,《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哪吒闹海》,《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等。广东木偶剧团的木偶艺术在国内、国际上享有盛名,曾获罗马尼亚国际木偶、傀儡戏联欢节银质奖章,深得各国艺术界的赞赏。

八音班锣鼓柜   粤曲产生、衍变和发展的150年,大体上经过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为“八音班时期”。八音班演唱粤曲始于道光初叶。当时的粤剧未能满足广大农村观众要求,便出现了以粤曲清唱为主,人数不多的八音班。19世纪中叶到本世纪初,八音班十分盛行。据清光绪三年(1877年)的不完全统计,从业人员达500多人。除为民间的喜庆、迎神等活动演唱外,还常到农村或小城镇演出,有些较小型和业余性质的八音班,将乐器放置在一个如花轿模样的大柜里,演奏时抬着柜“游行”,只奏不唱,人称锣鼓柜。

南音 南音是用广州方言演唱的说唱形式,也是粤剧、粤曲常用曲牌,有说它是在木鱼,龙舟的基础上吸收扬州弹词(吴声)等曲种的曲调发展而成的,为了与广东以外的吴声区分,即以“南音”(南方曲调)名之,它比木鱼,龙舟的音乐性强,因而作为独立的曲种出现在舞台上的机会很多。南音的句格、声韵要求相当严整,有伴奏、有快板与过门音乐,旋律婉约优美,有着浓郁的南国地方色彩,早期的南音传唱范围多在文人雅士之中,传统作品也多是伤春怨梦之作。其中以《客途秋恨》、《叹五更》等最为流行,迄今传唱不衰。解放后则产生了《沙田夜活》等优秀作品。

粤剧 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和香港、澳门等地。东南亚,美洲华侨聚居地区时有演出。于清雍正年间吸收各剧种特色,汇合南音、粤讴等形成粤剧。是广州的主要剧种。

广州传统艺术

广雕 广雕是指广州的雕刻工艺品,其中的象牙雕,玉雕和木雕享有盛誉、驰名世界。广州的象牙雕素以精雕细刻著称,在国际上声名卓著。解放后,牙雕技艺有了显著进步。象牙球现已可雕45层,层层活动,同时还镂满了人物、花卉、鸟兽,实在令人惊叹不已。广州玉雕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继承了宋代巧色玉的传统,创造了“留色”的特技,显出了原玉的天然颜色,特别精美。广州的玉雕多选用翡翠玉,刻成花鸟虫和各种人物。解放后,广州玉雕有了新发展,涌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名艺人辈出。木雕是广州传统的民间工艺。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陈家祠就集中了木雕艺术的精华,特别是清代潮州金漆木雕神亭,香炉罩,体现了工艺精巧,玲珑剔透的独特风格。近年来生产的九龙床就是在靠背上雕有九条游龙的床,工艺精湛,令人赞叹。

广绣 刺绣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饮誉世界。我国刺绣工艺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中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广绣,号称全国“四大名绣”。广绣始于唐代。据史籍记载,广东在唐代有个14岁的女艺人卢媚娘,在一尺见方的绢上,绣出了七卷《法华经》,字体比粟米还小。可见广绣既有悠久历史,又有卓越的技巧。它以构图匀称,色彩浓烈,富于装饰性而著称。广绣大体上分为两大行,一是丝绒刺绣,一是盘金刺绣。这两大行的广绣各有不同特点,但同样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丝绒行有很多老艺人,都是刺绣能手。解放后培养了不少新秀,还挖掘出30多种传统针法。盘金刺绣是以金线为主,辅以彩线刺绣,金碧辉煌,灿烂夺目,雍容华贵,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盆景 孔泰初、素仁、莫珉府称为岭南“盆景三杰”。他们创作的盆景崇尚自然又高于自然,符合画理,富于画意。孔泰初从事盆景创作60余年,创作出雄伟苍劲的“大树型”盆景,首创“蓄枝截干”造型艺术,树干峨峋苍劲,树冠丰满;枝条疏密有致,活现出旷野巨大风姿, 1990年被评为全国盆景大师。佛教界大师,海幢寺主持素仁,素爱画。他创作的盆景多仿倪云林和八大山人画意,干条清瘦,因树取势,不求枝茂,形成扶疏挺拔的“高耸型”盆景。莫珉府善于借鉴国画构图法创作盆景,形成别具一格的“自然型”特点,构图活泼多样,野趣盎然,虚实对比明显。有人把盆景比作绘画,认为孔泰初的盆景是工笔画,而素仁,莫珉府的盆景为写意画,孔泰初,素仁,莫氓府是广州栽培和制作盆景的突出代表,他们各具自己的特点,体现了岭南盆景的鲜明特色。

岭南画派 是现代中国画派之一,始创于高剑父、高奇峰兄弟和陈树人,称“岭南三杰”。他们早年师从花鸟画家居廉,曾留学日本,在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日本和西洋画法,而自创一格,注重写生,多画岭南风物,色彩鲜丽,面目一新,学之者甚众,称岭南画派。

广州建筑特色

岭南建筑
广州是岭南建筑的代表城市,具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其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明清时期以书院及祠堂建筑为代表,清末民初以西关大屋、骑楼建筑为代表,民国时期的西洋式建筑,解放后中西交融的现代建筑。城市建筑与岭南园林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是豪门富商在广州“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俗称“古老大屋”。其平面布局基本上是纵深方向发展,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中轴线由前而后,依次为门廊、门厅、轿厅、正厅、头房、二厅、二房,每厅为一进,厅之间用小天井隔开,天井上加小屋盖,靠高侧窗(水窗)或天窗采光通风。正间两旁主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等,最后是厨房。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庭院小局,与厅堂互相渗透,栽种花木,布置山石鱼池以供观赏。庭院后部,为主人教子读书的书房。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两关大屋的门面装修,设矮脚吊扇门,趟拢,硬木大门等三重门,作通风和安全的保证。门口两侧,多作高级过水磨清砖墙,显得高雅大方,是西关大屋特有的形式。其室内装修、陈设相当讲究,名贵典雅的红木家具,精巧雅致的木雕花饰,富有地方特色的满洲窗和槛窗,装嵌着书画图案的彩色玻璃,处处都散发着浓郁的岭南韵味。

古代宗教建筑 广州历史上宗教建筑很多,寺院庙宇遍布全城。佛教建筑有六榕寺、光孝寺、大佛寺等,道教建筑有五仙观、三元宫等,伊斯兰建筑有怀圣寺等,天主教建筑有耶稣圣心堂、露德圣母等,基督教建筑有东山堂、锡安堂等。

商业骑楼建筑 “骑楼”建筑最早盛行于南欧、地中海一带,本世纪初广州开辟马路时,将西方古典建筑中的券廊等形式与广州传统的形式相结合演变成广州特有的“骑楼”建筑,这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广州较早的“骑楼”建于一德路,石室一带。“骑楼”是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相互联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骑楼”可以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人行道以内的店铺也得以荫蔽,便于敞开门面、陈列商品以广招顾客。所以这种建筑,一时风靡全城,逐步形成广州街景的主格局。“骑楼”建筑在第十甫路、上下九路,中山路,人民南路等商业街道较集中,西壕口一带的“骑楼”气魄最大。新亚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均为广州初期“骑楼”建筑中的佼佼者。

广州旅游活动庆典

广州国际旅游展销会 由广东省旅游局和广州市旅游局共同主办。自1993年起,已举办了7届,参展商超过2000家,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被誉为亚太地区的重要旅游展销会之一。1999年广州国际旅游展销会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举行,展场面积1万平方米,参展客户400多个。设有国际展馆、国内展馆、广东专馆、旅行社专馆和联合体专馆,参加展出的单位有政府旅游机构、旅行社、航空公司、旅游景点、旅游酒店、旅游礼品及纪念品厂商,他们来自法国、荷兰、葡萄牙、澳大利亚、新西兰、埃及、俄罗斯、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美国、日本、韩国、越南和港澳地区的摊位有80多个,来自北京、上海、四川、江苏、浙江、江西、安徽、贵州、广西、海南、云南、陕西、山东、河南、湖北、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等省市自治区的摊位有300多个,参会的旅游专业人士有3000多人,参观人士有10多万人次。展销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