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description" />

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人才 — 广东肇庆-古老端州文化之城
广东肇庆-古老端州文化之城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0/11/5 17:25:13  阅读[790]

端砚、广信驿站,一听就知道肇庆是一座古城。其实还不止于此,肇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汇处,史称“岭南名郡”。早在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就在今肇庆封开(古称广信,取意“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设置管辖岭南各郡的“交趾刺史部”。这里是岭南广信文化的发祥地以及岭南最早的人类聚居地。岭南竹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广宁竹文化博物馆和罗锅古渡口见证了这里的发展。龙母这位“母仪龙德”的女性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信仰,融入到中国的龙文化种。

端砚文化:白石村犹如博物馆

说到文房四宝,最知名的莫过于肇庆端砚了。端砚贵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首。自唐朝以来便是朝廷贡品,其“呵气成墨,滑如肌肤”的品质堪称绝顶。一进入端州区,道路两旁满是端砚档口。不过要见识真正“天下奇珍”的端砚,就要到黄岗镇白石村,白石村现名中国端砚文化村。

白石村面向北岭山,背靠西江,唐武德年间建村,全村288户。白石村民世代以砚为生,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走进白石村,就听到叮叮当当的开凿声音。随便走进村口的一户人家,竟然如同走进了端砚博物馆,一楼是手工作坊,工人们正在按工序忙碌着。一块不大的砚台经过选料、磨石、划线、雕刻、打磨成型,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九龙中华砚,中间是中国地图的造型,周围是9条栩栩如生的神龙缠绕,这至少需要两个工匠一年的工时才能完工。初看砚石,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不过当浇上一点水中后,砚石呈现出紫蓝色,纹理清晰,中国地图上的北京部分正好有一颗“石眼”。 二楼是主人的展览厅,里面展览着石料、各种大小材质的端砚,还有镇馆之宝,无不展现出手工艺人高超的技巧。据馆主讲,他在这个行当也就有二十多年了。

走出作坊继续深入村里,发现房屋大都依“弓”形的村道而建,家家户户门前的砚石堆如小山。原来全村80%人口从事制砚,较大的制砚作坊超过50家。

广信文化:古城墙见证岭南历史

古广信是沟通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最早的交通枢纽,是海陆丝绸之路最早和最主要的对接信道,广信文化是岭南文化的源头。

封开广信塔选址奇妙,在悬崖峭壁的犀牛山上,西江、贺江交汇处,居高临下,滨江近水,“依两广而屹,揽三江而成”,别具风姿,塔高居广东第二,西江第一,被人誉为“画出两广第一塔”。广信塔首层如荷瓣托盘,塔身似花蕊高标,塔檐四边平衡起波纹,用琉璃瓦装饰修边,线条美观而灿烂,四角有风铃,屋脊嵌龙雕。整体犹如一座巨型的玛瑙艺术雕刻精品。顶部如寺似亭,采用我国传统覆钵、宝匣、相轮形状安置塔顶,嵌五龙戏珠,光顶圆珠恰似风水球,既表示巡回九天,又意寓与日月同辉。这种标志是“刹”的装饰。远观宛如塔上仍有隽雅秀美的小花塔。整体布局紧凑,建筑精美。

封开县博物馆是肇庆地区县级博物馆中馆藏最丰富的,有多件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尤其是这里收藏的史前以及汉唐文物,见证了岭南文化的发展里程。馆中珍藏的河儿口镇垌中岩人牙化石见证岭南最早人类繁衍地,证明河儿口镇垌中岩人比马坝人早2万年。古人翻越五岭时候最多走的还是潇水——贺水一线。秦时,为增强这一天然交通线的运输能力,在两水之间修筑了一条陆路,使其相连,成为水陆联运的“新道”。北联潇水、湘江,南结富江、贺江和西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通过“新道”紧密相连,为楚越交往打开通道。博物馆馆藏的西汉、唐朝的文物见证了这一点。

竹文化:广宁竹名远扬

广宁虽只是粤西的一个小县,却拥有108万亩竹林,竹子面积位居广东省第一、全国第二。百里绥江竹子走廊景色优美,竹文化历史悠久。

碧翠湖宝锭山景区是广东省内唯一竹文化博物馆,珍稀名竹园内栽有各类名竹138种,集全世界最大和最小的竹子于一园,罕见的红宝石竹、斑竹、紫竹,有经人生四味命名的酸竹、甜竹、辣竹……漫步园内,悠悠竹韵在耳畔轻吟,微微松风从身旁拂过,看远天亲云几朵,数眼前名竹千株,知足(竹)常乐。竹林深处有一片空旷之地,那是别墅区,以竹子命名的10栋别墅,高雅别致,可见“粉墙竹影”和“移竹当窗”的竹子园林景观。竹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套用竹做成的书。目前全球仅有一套共6本,弥漫着淡淡的竹子清香。竹书每张竹纸都非常薄,双面竹纸只有0.19毫米,可以折叠,可以像普通纸张那样在上面写字作画。

纸文化:邓村作坊“造纸术”活化石

四会邓村紧依绥江,丰富的竹木资源和水力资源让邓村成为适宜造纸的村落。这里所产的竹纸就叫会纸,会纸的制作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一张纸须经过浸、斩、干打、湿打、抄纸、松纸、晒等工序方能完成,步骤与《天工开物》中的十三卷记录的造纸过程一样。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古代造纸术的精髓,被称为 “造纸术”的活化石。

走进邓村,造纸作坊紧挨着一栋栋民居。经过浆池前面的晒纸场时,微风吹过,深黄色的纸片随风飞舞,千年的余韵悠悠扬扬。邓村的造纸作坊以家庭为单位,沿用了挫、煮、捣、抄等古法造纸步骤,而且还发展了一些使用现代技术的环节。不仅秉承了古法造纸的精髓,还使古法造纸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龙母文化:悦城古庙人鼎盛

走进悦城龙母庙,看到的是巍巍的牌坊、流光溢彩的大殿、神秘的梳妆楼,还有古朴的碑亭、庄严的龙母墓。庙内各种陶塑、壁画神态逼真、惟妙惟肖。龙母祖庙位于德庆悦城镇五龙山下,悦城河与西江交汇处,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庙中还完整地保存着明代开国皇帝的洪武诏书碑。龙母祖庙完整的地下排洪渠道设计非常巧妙,溢流通畅快捷。每逢洪水侵浸,庙宇内外清洁如故,绝无淤泥。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