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 — 考生高考后撕书惹争议“让书本飞”网上挨批
考生高考后撕书惹争议“让书本飞”网上挨批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1/6/16 14:46:57  阅读[479]

    随着一声狂欢,瞬间碎纸如雪,飞了教室、走廊一地。今年高考一落幕,各地高三学生的撕书照片、视频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引发关注;“撕书”仿佛演变成为一场肆无忌惮的毕业礼。不同于大学毕业生的“让酒瓶飞”,告别中学生活的学子们选择了“让书本飞”。

    “让书本飞”“让试卷飞”,是泄愤还是疏压,或是一场被过度解读的狂欢?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建军认为,撕书不理性,但同时也折射出中国毕业仪式意识的欠缺。“我们国家应该有这样一个有组织的仪式,让高考生知道自己毕业了,成年了。”

    怪象:温和者撕书 激烈者砸东西

    笔者在百度输入“2011年 撕书”,慈利一中、聊城三中等学校立即在百度首页显示。此前,兰州二中、襄樊五中、新都一中等学校的“撕书”行为也频频亮相媒体。而有些学生的宣泄方式更激烈,在高考完之后,选择从教学楼上往下砸东西、扔木板、杂物等方式来发泄。

    撕书视频被放上网后立即引发多方热议。

    尽管有少数网友力挺,但更多的网友对这种“撕书”并不认同。网友“cdrabbit”认为,撕书既浪费,也不环保。网友“扬帆计划”想得更远,他认为,知识改变命运,在城市的小孩子考完高考撕书狂欢的时候,有更多的小朋友渴望知识改变家乡改变命运。“网友软米尔”则说,“我爱书如命,我的很多朋友都是这样,高考结束后‘暴力撕书’,暴露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彻底失败。”

    析因:高校虽扩招 上好大学压力大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级级长龚德昌告诉笔者,“撕书”的做法,从侧面可以看出,虽然高校扩招了,但是高考压力依然比较大,高三学生仍面临上一流大学、选一流专业、找一流工作的激烈竞争。龚德昌分析,高校扩招的仍然是人才金字塔的塔底,塔尖的精英人才总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加,很多学生最首要的目标依然是“211工程”高校甚至全国排名前十的名校。他认为,除此以外,这一代考生的父母亲,文化背景起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对自己子女的要求必然更高。

    “今年高考我们做了大概的统计,在高考首日前一晚,80%的学生睡不着觉,学生普遍反映对这种压力感没有办法掌控。按理说,首门学科考完压力会有所释放,但是第二门学科数学难度偏高,又让不少学生心情再起波澜。”龚德昌说。

    王建军则认为,撕书这种行为是高考生对应试教育的控诉,但如果同学并未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对应试教育发出不满,而是纯粹撕书,那就是消极的,是对文化、知识的不尊重。

    至于有人由“撕书”引发的对教育体制的批判,王建军并不赞同,他直言“中国的教育还未达到这种程度,如果真是失败的话,就没有那么多人还在学校了。如果高考生认为中国的教育体制失败了,他们可以有其他选择,如拒绝高考等。”

    建议:撕书不理性 可投入社会实践

    龚德昌认为,对考生来说高考意味着一段时期的结束,撕书让考生找到方式发泄,从这个角度看,有它的积极意义的。但是龚德昌也强调,书籍等物品是一种成长的记忆,没有必要毁坏,应该以更理性的方式来调节考后情绪。“我相信这种做法不是主流,现在的学生更理性。” “撕书,就像和过去决裂一样。其实,成长过程的每一步,都值得珍惜。”龚德昌建议,高考后,学生除了参与班级毕业旅游外,还可以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比如参加义工活动,或者到亲朋的企业里进行体验。

    王建军同样认为“撕书”不理性。他说,国外高中生的毕业都相当严肃、隆重,毕业时,所有的家长会到学校为孩子庆祝。但是目前中国缺乏这样一种仪式。“我们国家应该有这样一个有组织的仪式,让所有的高考生知道自己毕业了,成年了。”

    广东实验中学高三文科班学生吴昕晖则说,“我比较赞赏国外的做法,他们的学生会将教科书一届一届流传下去,因为每个人都买一套的话很浪费。”吴昕晖说对“撕书”行为的理解是,“可能我们都需要一种方式告诉自己‘考完了,结束了’。”他说,省实就在考后为高三同学们举办了一场难忘的毕业典礼。除了校长为同学颁发毕业证书、老师学生上台表演节目外,同学们还在一张纸上写下对母校的寄语,并把这张寄语折成纸飞机飞向人群中央,“很多同学都在纸飞机上写上‘今天我以省实为荣,明日省实以我为荣’。纸飞机飞出去的时候,不少人都哭了。”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