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科技 — 武汉科技大学口碑赶超众多高校
武汉科技大学口碑赶超众多高校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3/4/2 14:14:37  阅读[575]

  吸纳了全国半数以上本科生,省属高校的水平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与部属高校相比,省属高校的发展资源十分有限。在生源减少、竞争激烈的形势下,省属高校大多居于下风,教学水平偏弱,招生、就业面临困难。

  然而,一所省属高校却凭借独特的发展思路“鱼跃龙门”,这就是武汉科技大学。国家科技奖排名居全国地方高校第二,录取分数线高出一本线10多分,就业率稳定,口碑赶超众多部属重点高校。武科大为何能够成功逆袭?它的经验,又能否为其他省属高校的发展带来启示?

  ——编者

  落差

  经费少、底子薄,省属高校发展需找到突破点,切忌跟风

  “很多省属高校都面临发展困惑。10年前我们也一样。”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孔建益说。在高校云集的湖北,仅部属重点高校就有8所,在争取政府投入、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竞争激烈。“甚至有的学校每年招生计划都难以完成,生源质量不高,也吸引不到优秀的老师,学校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据了解,全国各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生均拨款和专项经费。部属院校生均拨款是1.2万元,有的甚至达2万元;而省属院校直到去年才涨到1.2万元,以前一直是5000元左右,之间的差距达2至3倍。此外,部属院校还凭借强大的科研平台和优良的师资,囊括了大部分国家级和省级课题。“部属院校每年申请到的专项经费达上亿元的很常见。而省属院校底子薄,即使付出百倍的努力,也不一定能拿到国家级课题,更难拿到重大项目。”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友玉说,武科大现在每年能拿到2000万元左右的专项经费,在省属高校里已属罕见。

  资源的匮乏,竞争的激烈,更要求省属高校具备发展的战略眼光,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论名气、认可度、政策、人脉,部属大学往往都比省属高校好得多。在本身就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有些大学还跟风,什么专业热搞什么,最后做成了‘四不像’。”李友玉说。

  庆幸的是,武科大找到了发展的突破点——冶金。“我们传统优势就是冶金专业,那么就不去做‘多广全’,不像有的高校什么专业都设置。我们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专门设计、发展冶金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武科大党委书记刘华才说。

  武科大通过调整院系、增设、改造专业,构建了完整的“大冶金”学科体系。“要保证我们在冶金这个领域是无懈可击的。我们的专业覆盖了矿山开采、炼焦、炼铁、炼钢、矿渣处理、运输等冶金生产链的所有环节,可以说,只要是冶金领域需要的,我们都有。”孔建益说。学校获得的14项国家科技奖,有12项都与钢铁冶金有关。

  定位

  “向上看齐,向下生长”,省属高校建设应与地方经济联动,服务区域

  “对于省属高校来说,所处的区域就是最大的舞台。因为你的定位就是如此。”孔建益如此表达省属高校的角色。以湖北为例,当地重工业发达,钢铁、汽车制造业拉动着周边中小企业发展。为保证在湖北区域内的影响力,武科大负责人亲自牵头组建了博士团、教授团、专家团,主动走访湖北各地,为政府、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武科大还选派了一批年富力强的教师驻扎各地,担任“科技特派员”,了解业内需求。学校还与武汉、黄石、孝感等地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占领了湖北省内钢铁工业科研的较大份额,在中南地区一线钢铁工业技术支援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省属高校要发展,就要主动。帮别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找发展空间的过程。”孔建益说,在服务区域经济的同时,学校的科研实力也借由这些行动明显增强。“近5年我们承担国家、省市和企业的各类科研项目2000余项,科研经费连续7年过亿,这是地方经济和学校发展的双赢。学校发展了,地方也受益了。”

  据介绍,目前武科大60%以上的科研经费来自企业,80%以上的科研成果顺利实现同期转化。

  “其实省属高校把自己区域内的资源把握住就足够了。盲目向外扩张没有必要,一方面是没有精力,另一方面是竞争不过部属高校。向上看齐,向下生长。”孔建益说。

  隐患

  有特色也要有平衡,后续发展需要更多投入

  学校有了实力,招生、就业都是水到渠成的事。随着口碑的建立,武科大这几年的录取分数线逐年提升。去年高出一本线10多分,冶金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等特色专业更是高出20多分。就业方面,钢铁行业是武科大毕业生的主流去向。“每年业内最好的钢铁行业都会来招人。”武科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惠丽说。

  “发展较好的省属高校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强势学科。”孔建益认为,“省属高校想像部属高校那样做成‘高大全’不太现实,但是集中资源把某个学科做成‘一招鲜’却能‘四两拨千斤’。”

  然而,也有教育专家表示,除了建设自身特色,省属高校也应注意规避单一化发展的风险。“譬如2012年实体行业不景气,钢铁、汽车行业增长不如预期,学校就应该及时调整,避免影响学生就业。对于高校来说,要注意特色与普适性的平衡。”

  不过,要在保证特色优势的情况下进一步全面发展,资金问题是迈不过的坎儿。在全国范围内看,对省属院校的支持,各省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重视程度有较大差别。

  “总体而言,省里每年给一所学校几百万元就算不错的,但几百万对于学校来说,杯水车薪。”李友玉认为,目前呼吁加大对省属院校的重视和投入很有必要。“无论是从院校数量还是学生人数来看,省属高校都值得加大投入。只有大多数的省属高校都能蓬勃发展,高等教育质量才会有大的飞跃。”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