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家昌盛为先,视人民利益至上……建设美丽北京新未来,共圆民族复兴‘中国梦’!”前天上午,300多名机关干部、驻京部队官兵、企事业单位职工、大中小学生、普通市民代表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继承先辈遗志、建设美丽北京”为主题的清明节“红色祭扫”活动,共同缅怀为中华民族献身的革命先烈。
烈士墓前奏响《黄水谣》
雄壮的国歌、解放军战士敬献花篮、默哀、《我的中国梦》演讲、青少年宣誓……简单而庄重的红色祭扫仪式结束后,苍松翠柏间,响起了一阵悠扬的小提琴声。
在任弼时墓的右前方,两名大学生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他们面前的谱架上,放着的是《黄水谣》的谱子。琴声忽而清越激扬,忽而轻松惬意,吸引了二三十名参加红色祭扫的市民驻足。
“沈教授是男高音,曾经演唱过《黄河大合唱》,所以今天我们特地挑了其中一段。”演奏完毕,来自北方工业大学的二年级学生顾庆涛指着身后墓碑上“沈湘”两个字告诉记者。1921年出生的沈湘,是著名的音乐教育家。1944年,他曾坚决拒演为日寇募捐的音乐会,因此受到迫害。
聊起老教授的事迹,顾庆涛和一起演奏的马哲彦显得非常熟悉。“这是我第三次来革命公墓了,心里只有对这些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顾庆涛说。
讲述元帅和女儿的故事
“想听听元帅的故事吗?”在罗荣桓和林月琴的墓碑前,志愿者张羚、姜雨卉不时招呼经过身边的市民和小学生。很快,十几名大人小孩就围到了她们身边。
“罗荣桓打仗的故事,大家可能都听过。想不想知道他们家庭生活的故事?”卖了个关子之后,张羚开始讲述罗荣桓和小女儿的故事。小女儿严格遵守父亲节俭的教诲,上学坚持坐公交、校车,从来不敢有特殊要求。有一次,小女儿放学后留下做了一会儿作业,出门时才发现校车、公交都没有了。她硬是徒步走了三四个小时,夜里才回到家中。“罗荣桓元帅虽然心疼,但还是表扬了女儿,并坚持让孩子坐公交上学。”
故事一讲完,引来大家一片掌声。张羚自己也很感动。“每位先烈,都像是一本教科书,都有很多故事。在他们的墓前走走,就像是翻阅历史教科书。”她说。
绘画演讲缅怀革命先烈
红色祭扫中,大家还用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先烈的景仰之情。
在瞿秋白烈士墓前,两位学生抑扬顿挫地朗诵着瞿秋白的诗词。几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直站在这边听:“很欣慰!年轻人没有忘记先烈。”
在杨成武的墓前,3名学生的碳素笔快速地在画架上移动。红军勇士飞夺泸定桥、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场景,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杨成武正是飞夺泸定桥战斗的指战员。绘画的大学生说,希望用这种方式,感受革命先烈的慷慨。
另一边,几名女学生把自己负责的林枫墓认真地擦了三四遍,让大理石墓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姑娘深情地说:“他们是今天美好生活的奠基人。”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