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消息:高考(微博)命题宛如捉迷藏,要刻意穷尽心思去规避既往各种模拟试题。在上周六的上海高考语文命题研讨会上,有关专家表示,与其和考生玩“躲猫猫”,不如将最能体现语文素养的知识尽早融入学生的血液中。
模拟考尽出难题
每年命题老师进入“封闭营”时,都会带上一大摞全市各区县的一模、二模统考试卷,以保证所出的高考题不能与模拟卷的题目“撞车”。而精明的区县教研员们也心有“小九九”,他们往往会将一些高难度题目编入一模和二模卷,等到高考命题者出题时,就会去避开全市几十套模拟卷中已经有过的“难题”。更令人唏嘘的是,现在各区县会在临近高考的前二三周再进行一次三模甚至四模考,难题、偏题、怪题也悉数登场。而此时正处于封闭状态的命题者,也会通过正常途径将最后的几套模拟卷收罗来,并立即在各科试卷中加以规避,而一旦与已经成型的高考题“撞车”,只得自觉放弃,但要另行精心策划高难度的题目,或许时间上已经不允许了。有教研员戏谑地说,高考要与大家捉迷藏,我们就“倒逼”他们尽可能出不了“难题”。
规定篇“养分”不足
为了在语文高考时拿足“该拿的分数”,仅占6分的古诗文默写,被普遍当成了复习的重点。每年的6句默写中,3句是出自高中教材的规定背诵篇目,2句出自初中教材的背诵篇目,而另1句是从教材的非背诵篇目或教材之外选取的。因此,高考命题者会绞尽脑汁从学生没有做过的古诗文习题中“淘”出这1分的题目,而各区县的模拟卷,也会极力去挖掘可能编入试题的古诗文。
以今年的初中教材为例,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有42篇,计5500余字,而高中的古诗文背诵内容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只需两张考卷的篇幅就能穷尽。单从应试的角度来看,掌握了这些规定篇目就能在高考时拿到至少5分。因此,高三语文教师无一例外会要求学生把这些篇目背熟。但是,要真正提高语文素养,这些篇目显然是不足以提供足够“养分”的。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