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科技 — 挖财董事长李治国:转身互联网金融
挖财董事长李治国:转身互联网金融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4/3/15 14:04:10  阅读[467]

  记者 李长灿


  在福地创业园A座301见到李治国时,他正坐在大办公区域的工作位,尽管他在公司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但办公室更像是他的会客室。两个小时的采访,就放在这间没挂铭牌也缺少他工作痕迹的“总裁办公室”里。


  福地创业园位于西溪湿地旁,是李治国和几个朋友租来为创业公司做“云”支持的创业园。创业园顶层开了个福云咖啡馆,共300多平方米,辐射整个杭州的互联网圈子。


  福云咖啡馆定期举办沙龙,杭州各地的人都过来交流。平常还为2-10人的小创业团队提供办公场地,一杯咖啡的钱就能办公。其实就算只有1个人带着笔记本也可以创业。


  等到他们够大了,就搬到楼下的独立办公区域,福地创业园目前有20多家企业入驻。李治国笑着说,之所以取名叫福云和福地,是提醒创业有风险,做得好就落地,做不好就是浮云。福地创业园的房租很低,李治国预计前两到三年不赚钱。园区办公区域有玻璃墙的过道,楼下是很大的院子,有统一的员工餐厅,来自不同团队的人边吃边聊,互相交流。


  李治国是个温和的人,他之前的同事有时会称其阿里巴巴的绰号"bug li"(bug是计算机漏洞的意思),他被认为是言谈实际的人,不喜欢高屋建瓴式的论调。


  他的履历曲折但很清晰。22岁,他背井离乡加入阿里巴巴;27岁,面对丰厚的收入,他选择从零开始创立口碑网;29岁,他带着他的口碑网,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重回阿里巴巴;33岁,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再次挑战新角色,成为一名天使投资人。在今年2月,挖财获得启明1500万美元A+轮融资后,李治国的身份转变为挖财CEO。


  创办口碑网:一个分类信息网站,钱远比自己想象得更不经用


  国内互联网产业的第一批员工是如何产生的?李治国的个人经历可以告诉我们。


  1996年,20岁的李治国在家乡河南郑州一家外贸公司担任经理助理,事实上,外贸人员也是最早接触互联网的群体之一,与大部分人不同之处在于,一开始,他们使用互联网就希望能够对接商业。


  一段时间之后,李治国创办了“中华商贸港”,这是一个B2B网站。不过囿于创业经验以及同投资方认识上的差异,这个网站很快就停运了。


  尽管这个短暂的第一次创业受阻,但是他却在运营“中华商贸港”的过程中知道了阿里巴巴。


  1999年10月,李治国来到了杭州,12月16日他成为阿里巴巴的员工,工号第46号。随着阿里巴巴业务的开展,他担任过测试部主管、产品部经理等职务。不少媒体在介绍他时都会提及:他主导开发了阿里巴巴迄今最为重要的产品之一“诚信通”。


  工作之余,因为自己在杭州租房子的经历,李治国做了一个叫易赁网的BBS,他从这个BBS上收获颇多心得。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李治国在阿里巴巴已经待了五年,这个时候,阿里巴巴这家创业型企业已经走过了最初的阶段,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不过,此时,李治国有了新的想法。


  一次,李治国同朋友聚会,但是他们选择的餐馆,当天做的菜让他们很不满意。随后,李治国想找一处BBS“发泄”一下,把自己的经历告诉更多的人,但是找来找去,没有合适的,于是他萌发了基于生活社区创业的想法。


  之后的某一天凌晨五点,李治国在雅虎(37.6, 0.37, 0.99%)通上碰到了马云。马云当时在美国,告诉他访问“淘宝网”比较慢,他把问题向同事反馈之后,对马云说,自己可能要离开阿里巴巴了。马云回复:我今天要开一个很重要的会,但是我想对你说,你至少要在阿里巴巴再待两年时间,整个经历才会更丰富。而且阿里巴巴接下来会有更大的变动,机会将更多。


  不过,李治国还是选择了离开,理由是“时机不等人”。2004年6月李治国从阿里巴巴离职,随后创办了口碑网。口碑网的立意是提供一个涉及食、住、行、玩的生活型社区平台,实际上就是一个分类信息网站。


  李治国说,当时有8万元积蓄,他将其中4万元用于创业,4万元用于生活费,他打算坚持两年。另外两名创始人加起来投了4万元。办公地点选择在离市中心较远的古荡,一处一室一厅的民居里。


  创业后,李治国才发现,钱远比自己想象得更不经用。而在当时生活服务尚未起来的情况下,融资谈何容易,李治国尝试找过VC,可是大多数投资人认为生活服务投入巨大,并且无法马上看到收益,纷纷表示并不看好。这让李治国有些沮丧:“走了一圈,大家并不知道李治国是谁。”


  这个时候张瑛适时出现了。张瑛是马云的夫人,同样是阿里巴巴的创办人,她后来担任阿里巴巴中国网站的总经理,是李治国的顶头上司。


  李治国说:“当时张瑛已经从阿里巴巴出来了,有时间就跟我做了一次交流,说先支持我们一下,把200万人民币打个人账号上,我们没有任何协议,也是基于她个人对我的信任,我之前也没有见到这么多钱。”事后,这笔钱被定义为借款。


  当然,信任之外,也有张瑛及马云对口碑网这一商业模式的理解。


  调往阿里云:在并购中开始学会尊重创业者,在团队融合时,更看重人的因素


  2005年8月,阿里巴巴入主雅虎中国,所谓“达摩五指”初具规模,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雅虎中国,及稍后成立的阿里软件,分别涉及B2B、C2C、在线支付、搜索和网络软件服务。就这一架构来说,存在一个空白,就是分类信息,分类信息涉及的餐饮、房屋租赁属于服务而不是交易。


  当然,自从张瑛借给口碑网200万元之后,李治国也同马云见过几次,有机会谈谈自己的想法。到2006年,马云希望了解李治国的想法,是引入风险投资,以后谋求独立上市呢,还是回到阿里系?不过那个时候,双方都有些模糊。


  到2006年下半年,口碑网的注册用户数达到了200万。


  由于马云的盛情邀请,加上对马云的认可和感激之情,李治国并未多想便选择了后者。2006年10月26日,阿里巴巴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正式战略投资口碑网。随后又在2008年初全资并购口碑网,并和雅虎中国进行合并。


  事实证明,这次整合并不成功,口碑网之后一系列的问题,即源自与雅虎的合并。


  为了把流量导向口碑网,雅虎首页为口碑开辟了新入口,分类信息的类目则全部放到雅虎首页,但事与愿违,这一整合只为口碑带来了100万的日PV(相当于口碑网当时2000万PV的5%左右流量)。“用户有自己的需求。他们的想法并非跟我们的预设一致。”面对这样的结果,李治国显得颇为无奈。


  李治国在合并后只待了一年时间。


  事后,李治国常常反思口碑最终失败的原因。“马云对口碑团队不可谓不认可、不关心。2007年他就开始要求秘书每周将口碑网Alexa全球排名等数据发给他,也会在集团高管会后让我和曾鸣教授谈与雅虎的合作。但是那时候公司的战略重心是淘宝和支付宝,他无法持续深入关注。”李治国说。


  更多时候,李治国会自责曾经对于口碑的疏忽,尽管马云乐意倾听下属意见,但自始至终,自己都没有努力争取过口碑的自主权,这让口碑的命运变得过于被动。


  但这些已成后话。一次开会,马云碰到李治国,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两个字:“放开”。李治国认为,马云是让他放下过去,往前看。李治国听进去了。


  2009年2月,李治国被调往阿里云,彻底结束了和口碑网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恰恰是这份无可奈何的经历,让李治国在并购中开始学会尊重创业者,特别在团队融合时,更看重人的因素,更尊重用户的需求。


  挖财的理念:在大家有闲钱的时候帮助理财,缺钱的时候帮助借到钱


  在阿里云的一年多,李治国开始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但技术研发并非他的专长,他更偏向做业务。此时,在李治国的时间表中,移动互联网已经开始风生水起,他再次告诉自己,得再折腾出点事。


  和当年创立口碑的心情一样,李治国害怕,如果不折腾,若干年后自己会后悔。


  2010年9月,不甘寂寞的李治国正式从阿里巴巴离职。这一次,他选择成为一名天使投资人。


  “既然当时觉得自己在阿里巴巴和口碑,已经有了不俗的眼光,那么就到真正的市场上去验证一下。”李治国说。为此,他选择从投资的角度了解各个行业,通过观察不同公司的发展状况,锻炼自己判断的敏锐度。


  2010年夏天,挖财和小奥游戏成为李治国的第一批投资项目。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早期李治国投的大多是对创始人知根知底的项目。


  “眼光决定事情的方向。”李治国分析道,“只看到一公里就会做一公里的事,如果能看到十公里,就会往十公里的方向去走,不至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会跑得更快。”


  而这一公里到十公里的转变,恰恰是阿里巴巴不断壮大所带给他的。在李治国看来,投资更多的是投团队,脱离了团队,再新颖的商业模式、再好的产品都很难有继续生长的空间。


  专心做天使投资的三年时间,李治国总结投资和创业最大的不同,便是时间被碎片化,每天需要和不同的项目打交道,需要不断地切换频道,时时都会有新鲜感。而且只需要把握方向和战略,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CEO,投资人的价值并非举足轻重。


  而创业则每天都干同一件事,需要看执行力和耐力。对创业者而言,光靠战略是没用的,需要把执行变成结果的人。“真正想做一件事,还是想着要跳进去做。”看着一个个项目都做得风生水起,李治国内心的创业欲望仍在蠢蠢欲动,在他看来,创业更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2月28日,挖财宣布获得启明创投风险投资约1500万美元。此前,挖财已经获得IDG千万美元及鼎晖资本合计1300万美元投资。至此,挖财已完成近3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