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美食 — “三九”艾灸也养生
“三九”艾灸也养生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4/12/29 0:00:00  阅读[1340]
  进入“三九”天,这时是一年之中阳气最弱的时节,在中医看来,此时养生补阳尤显重要。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主任陈秀华教授介绍,艾草经燃烧后,作用力更强,加上火本属阳,所以艾灸是补阳有效的方法之一。

  1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艾用于防病治病的历史悠久,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彭康教授介绍,艾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叶苦、辛、温,入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艾叶用于灸法是基于艾叶的可燃性好,燃烧彻底,是理想的引燃物,而且其辛散芳香气味和温经散寒功效与灸法的目的吻合。

  民间流行“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彭康介绍,在李时珍的故乡湖北蕲春县即有很多的用艾习惯,如婴儿出生后要洗一次艾水澡,并将艾绒敷在囟门和肚脐上,以预防感冒;产妇用艾汤沐浴以消毒辟秽,温通气血,预防产后体弱多病。感受风寒,用艾叶煎汤洗脚,或温服取汗,等等。

  2

  脾肾虚损 阳气不足

  随着年龄老化,人体脏腑功能也逐渐衰退,中医有“年过半百,气血自半”的说法,就是指老年人元气虚损,机体的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随之下降。陈秀华介绍说,脏腑阴阳气血虚损,是老年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脏腑虚损尤以脾、肾之脏最为多见。

  “脾肾虚损,在老年人更多地表现为阳气不足”,陈秀华说,尤其是在冬季,许多老年人会表现出面色淡白,精神萎靡,嗜睡喜卧,畏寒肢冷,倦怠乏力,腰酸腿软无力,肢体浮肿,小便清长等症状。中医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调养,重在脾肾。人之阴阳与生俱来,须得到后天的不断补养、充实,才能维持长久。且人之老年,多为脏腑功能虚弱,阴阳失调,精血耗损的表现,故治疗老年病时多偏重于补益。

  3

  首先要辨证,还要讲究手法

  艾灸效果的好坏,与辨证及艾条、艾灸时的手法有很大关系。专家表示,艾灸需要按中医的理论基础,在专业辨证的基础上,判断需要补或是泻,有一说为“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此外,艾灸的补和泻手法是不同的,一般人难以掌握得好。

  艾灸虽适合家庭日常保健之用,但陈秀华提出,也有一定的适应人群、禁忌和注意事项。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做艾灸,不论外感或阴虚内热病症,凡极度衰弱者亦不宜艾灸,如阴虚多梦、遗精、咯血吐血、心悸怔忡、高热昏迷、肝阳头痛等一切阴虚阳亢、邪热内积的病症均当禁止艾灸。过饥、过饱、酒醉、孕妇,还有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者禁灸。

  ■小贴士

  三九艾灸养生首选三大穴

  在日前举行的“艾灸进社区”活动上,范长伟灸草堂艾灸技师对记者表示,“三九”时节的艾灸保健,谨记三大养生要穴——关元穴、中脘穴和足三里穴。

  ◎穴位一:关元穴

  位置:脐下3寸,即肚脐下横四指的位置,与肚脐对齐。

  功能:长期在该穴施灸可使人元气充足,具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能调治诸虚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

  ◎穴位二:中脘穴

  位置: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

  功能:该穴对胃部疾病的全部症状均有比较好的效果。

  ◎穴位三:足三里穴

  位置: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旁开一横指。

  功能:常灸足三里穴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驱邪防病的功效。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