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影视 — 珠海本土电影《青涩日记》: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尝试
珠海本土电影《青涩日记》: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尝试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5/1/29 0:00:00  阅读[1404]

   

 

  从本月24日开始,《青涩日记》从广州开始向全国公映。事实上,从电影制作完成开始,《青涩日记》经历了大学生电影节特别放映(初剪版)、珠海母亲节放映、广州看片会、珠海6场千人专场答谢放映以及珠海区域公映,场场反应热烈。

 

  “这是一个寻找理解和爱的故事。”珠海女作家、电影制片人裴蓓说:“同一类题材的影片中,《青涩日记》属于上乘之作。”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章柏青为影片“点赞”。

 

  这部由珠海作家原创、珠海导演执导、珠海学生本色演出、珠海本地取景的电影代表作,深度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和家庭关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珠海电影人一次新的尝试。有业界人士认为,文化事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青涩日记》为珠海文化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随着珠海南方影视文化产业基地、香港丽新集团投资的横琴“星艺文创天地”项目等重大平台建设,珠海文化产业有望迎来新的春天,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1、“心灵鸡汤”也可以很美味

 

  “一开始会让人以为这是一部有些灰暗的悲剧,但看下来整部电影却是带着一股被阳光充分沐浴过的青柠檬味,酸涩中带甜。”观众朱婷这样描述《青涩日记》。

 

  影片改编自裴蓓的小说原作,讲述了都市问题少年王曲曲因缺失家庭温暖逐渐走向叛逆和绝望,“乖乖牌”女孩韩由由虽然是“学霸”,但在父母的高要求下产生了心理问题。两人由此惺惺相惜,暗生青春期朦胧情愫的同时,也产生两种不同家庭环境熏陶下彼此言行的矛盾和冲撞,从而使故事一波三折。“这是一个寻找理解和爱的故事。”裴蓓说。

 

  贴近现实的题材很容易让观众从电影中找到生活的影子:一个用力呼唤亲情的叛逆少年,一个内心惶恐表面乖巧的学霸女孩,一个逃避家庭问题的迷惘母亲,一个冷漠霸道叛离妻儿的出轨父亲……

 

  电影的定位,也正是“一部深度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和家庭关系的情感探索片”。这难免让人联想到教育意味浓重的公益片。但很多影评人都说,这是一部很值得去看的电影:好玩但不低俗,引人深思但不说教,不炫技也不炫耀,用温柔而犀利的镜头直击人的心灵。

 

  章柏青对电影的艺术性给予了高度评价。“导演保留了原作浓厚的文学气息与生活质感,又进行了恰如其分的电影化处理,注重细节,讲求台词的精炼与哲理,镜头动静结合,配乐具有校园情调与青春感怀”。

 

  拍摄这样一部“有深度”的电影,让第一次独立掌镜的导演谢悠倍感压力。出生于1989年的谢悠想尽办法让原作的思想性和“80后”的时尚理念相结合,使电影既好看又不肤浅。“虽然现在一些人追求‘娱乐至死’,但我相信既然电影是精神产品,那就可以把娱乐也做成美味的鸡汤。”谢悠说,他最想做的就是用作品打动人,不管是笑,还是哭,都希望观众产生共鸣,做真正走心的电影。

 

  2、聚焦青少年群体传递正能量

 

  伊朗着名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有句名言:“拍了一部电影的话,观众就应当从这一部电影中,看到100部他们自己的电影,每一名观众都可以看到他自己的电影。”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要让观众看到自己的电影,就需要从观众的亲身体会出发。《青涩日记》所关注的,正是当下社会的热点:未成年人心理问题和家庭关系。

 

  裴蓓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自己曾是一名记者,因工作需要接触过一些问题少年和问题家庭,看到过一些自残的孩子,这让她痛心并且困惑。“问题家庭和问题孩子在社会上很普遍,只是程度不同、表现不同,很多家庭因为缺乏正确的爱的表达,以及教育方式欠妥,导致孩子更容易出现诸如早恋、网瘾、叛逆等问题。”裴蓓说,将小说搬上大荧幕,是希望引起更多重视,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

 

  “现阶段2亿7千万的青少年身体成长跟不上心理成长,于是失衡。以前很多的电影只是去表现真实,却没有一部电影从心理的角度去关注这个群体。”教育部艺术司副司长万丽君认为,《青涩日记》是一部“传递正能量”的电影。

 

  一位家长在观影后表示,以前觉得自己父母做得不好的地方,现在却以同样的模式在孩子身上重现。电影让她意识到,融洽的亲子关系需要父母与孩子多沟通理解,一起努力。

 

  3、让更多有社会担当的影片走进影院

 

  在电影市场讲究“拼票房”的时代,也有人担心《青涩日记》这样小成本、题材不够“宏大”的影片是否能得到应有的关注。“《青涩日记》是一部好电影,对社会对人生都是警示,但我也在担心它的票房,到底怎么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精神食粮不足够吸引人吗?”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梁鸿鹰直言不讳。

 

  在筹备拍摄电影之前,裴蓓不是没有担心过,她甚至给自己提前做好“血本无归”的心理准备,并小心控制成本。“因为是孩子主演,没有任何噱头,如果想要大牌明星客串除非是关系特别好的,这就缺少了所谓的票房号召力。但我还是按照拍摄一部大电影的格局来做,灯光、摄影、音乐都尽量做到最好,整个拍摄周期也跟一部大电影一样。”

 

  裴蓓坦言,尽管一直进行市场推广,但由于票价较低且没有进行广泛公映,目前影片仍未回收成本。但在她心中,经济效益是次要的,社会效益才是她最看重的回报。“电影能够得到很多家长的支持,让我觉得哪怕一分钱没有也值了”。

 

  在章柏青看来,一部涉及深刻社会问题又没有大牌明星出演的电影,往往会因商业性不足而得不到院线的青睐。《青涩日记》也是如此,历经两年时间制作,却一度在发行上遭遇坎坷。前段时间,由于各方力量的支持,影片在珠海组织了数场千人看片会,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带动了更多观众尤其是家长观众的观看,但章柏青认为这种模式在全国范围的复制恐难实现。“如何让更多有人文理想、有社会责任担当的好影片与观众见面,获得走进影院的机会,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裴蓓说,希望以这部电影做一次尝试,希望能在商业和社会意义之间做一个平衡,同时,希望这部电影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用这些资源来帮助那些电影人以及其他处于精神困境的人。

 

  4、期待珠海文化事业更好的未来

 

  从珠海走出的《青涩日记》,从主创团队到影片中的场景,都被深深刻上了珠海的印记,而其背后,也正是珠海电影人的努力探索。

 

  “这是推动珠海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上一次很好的尝试。”珠海市文联主席马融这样评价《青涩日记》获得的成绩。

 

  在他看来,电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如果将一部电影拆分来看,电影剧本属于文艺创作,文艺创作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而文化事业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珠海有文学的基础,我们有很多出色的作家,这两年在全省获文学奖的地级市中珠海应该是排名第一的。很多作家会投身电影行业,例如裴蓓,因此可以说珠海也具有电影创作的底子。”马融说。

 

  但他同时指出,要把剧本变成完成的电影走向院线并不容易。“中国电影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相关政策放开以后,强调的是资本与人才的结合。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珠海缺乏资本和平台,特别是大型传媒企业。目前来说很多都只能靠文艺创作者孤军奋战,尽管政府提供一部分支持,但电影除了剧本之外还要拍摄、推广、上映,要得到市场认可,这些要素加起来才能形成文化产业”。

 

  上述问题,或许在未来将不再是珠海的软肋。眼下,珠海南方影视文化产业基地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而横琴文化创意产业龙头项目、由香港丽新集团投资的横琴“星艺文创天地”项目首期项目也已动工。未来,这里将出现寰亚电影传媒总部、娱乐文化创意交流中心、大剧院、文化创意工作室、电影文化城等一大批具有文化特色的主题建筑。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最大的民营传媒娱乐企业光线传媒的总裁王长田此前也曾表示,有意在横琴设华南总部或建设拍摄基地。

 

  这些平台的搭建,将催生珠海电影新一轮发展的契机,也为珠海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文化强市创造更多条件。马融认为,可以想见,这些项目建成后将面向全国、面向世界,而不仅仅珠海,这对珠海的文艺创作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这要求他们要在更高的平台上参与竞争。“当然也只有这种更高水平的竞争,才能更好地提升珠海文艺创作的水平”。

 

  ■亮点

 

  原汁原味的珠海电影

 

  《青涩日记》改编自裴蓓的小说原作。裴蓓是广东省第三届重点文学创作扶持资金签约作家、珠海市作协副主席,也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

 

  据制片方介绍,影片中的小演员均来自珠海中学。男女主角是从海选到试戏、经过三轮选拔从珠海2000多名学生中脱颖而出的珠海七中学生。尽管毫无演艺经验,但他们自然本真的表现,得到业界高度评价。而电影中那个抱着可乐瓶晃来晃去,一天到晚想着泡面,说话走路期期艾艾的罗永健,来自珠海九中。

 

  不仅小演员们是“新生”,连影片执行导演也是演艺界的“新人”。25岁的导演谢悠也是土生土长的珠海人,毕业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是非电影专业的“外行人”。《青涩日记》是他第一部编剧、执导的处女作。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