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考生一生中参加的第一次重大考试,关系考生命运;同样,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高考也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面对能够改变孩子命运的重要时刻;高考对于尚未成年的考生而言可能并不理解高考对于考生一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而考生家长则都能够清晰的认识到高考的重要性,因此家长对高考的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考生,这也是导致家长忧虑和担心的原因。
这种忧虑和担心通常会造成高三家长以下几种心理:
(1)过度焦虑过度焦虑是对发生在子女身上各种事件的消极后果,有主观夸大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对考生百般呵护,过分关心,考生打一个喷嚏就大惊小怪;放学晚几分回家就坐立不安,浮想联翩;比考生还要担心考试成绩,考生和异性同学来往,就认为是恋爱等;甚至有的家长采取跟踪考生的极端方式,这也给自身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家长的过度焦虑不仅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状态,同样也会不自觉地体现在对孩子的言行中,这也给孩子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使考生在面对高考时产生严重的负面情绪。
高考是“天下第一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三家长们的紧张、焦虑、担心属正常反应,但过度焦虑只能起反面作用,因而,平常心对高考家长而言,至关重要。
(2)急于求成望子成龙是所有家长的心愿。临近高考,很多家长更是坐立不安,成天催着孩子学习,无法容忍考生休息,希望对考生的教育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有的家长幻想某天早上起床考生的学习成绩就能突飞猛进。面对高考,家长应以平常对待,不仅要做考生的督军,更要要做考生的精神盟友。高三考生心理压力大、敏感脆弱、课业负担重,这就要求家长要调整自己的角色,从单纯的“家长”变为“家长+朋友”,做考生心灵的守护者;成考生的“密友”,当一名忠实的听众,而不是“监督者”。
(3)期望过高家长的相互攀比是造成家长对考生期望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家长们在谈论孩子时,总是不自觉的说起谁家的孩子上了清华大学,谁家的孩子出国了,这种盲目的攀比心理让家长把更高的期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其主要表现为,家长无视考生间的学习差异,时常为考生的前途担忧,只要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某反面跟其他孩子有差距就迫不及待地让自己的孩子努力追赶。此类家长对考生的考试成绩、排名十分敏感。
专家认为,高三考生的压力很大一部分不是来自高考本身,而是来自家长。家长的心理压力会通过言行潜移默化地传递给考生。因此,在考生备考时,家长一定要谨言慎行,利用科学的方法正确对待考生,不是一味的督促考生学习,而是要多给予他们信心与鼓励。
(4)牺牲自我为了让孩子安心备考,家长的做法各不相同,有的家长辞去工作专心陪读;有的关掉家中的电脑、电视确保考生不受干扰;有的在家里说话、做事都轻声细语;有的甚至花大价钱为考生请家教……考爸考妈们就像战场前线的“督军”,使出浑身解数,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在了考生的学习上。10岁神童张炘炀被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录取,成功是以张炘炀家长牺牲自我为代价的,但是这种代价是否值得,是否每个家长都要抛家舍业的陪着考生度过高考季?
其实,高三家长只要尽力做好为考生安排好膳食与休息两个“生活保障”就可以了,利用业余时间帮考生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调节、帮助考生对院校和专业进行定位,就已经是一名成功的家长了,过多的牺牲只会给高三考生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
(5)鸵鸟心理遇到危险时,鸵鸟会把头埋入草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就是安全。心理学家将这种消极的心态形象地称之为“鸵鸟心态”。“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也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殊不知,风险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而逃避风险、逃避责任的唯一后果就是丧失了权利和成功的机会,所以家长必须勇敢面对,勇敢承担。
志愿填报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具体到考生的兴趣专业、参照成绩波动范围,而填报志愿对于考生的实际可选余地并不大,整体志愿方案的选择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要了解规则和熟悉院校,更重要的是贯穿其中的思维模式。许多家长认为志愿填报过于复杂,自己不懂就不愿意去研究,认为只要考生成绩过关,不用深入了解志愿填报也可以考上理想院校。这让高考志愿填报成为高三家长需要积极面对的一个坎,工作忙?不懂?逃避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其实,考生家长为了考生,是可以学习任何东西。
对于高考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志愿填报并非无法应付,家长自身要做的,是实时了解高考动态,获取有效信息。当然,信息的获取途径与准确度会左右你的决策。而要想获得有效的、准确的高考信息,其主要方法有以下两个:第一,紧密跟踪一两个志愿填报专家的博客,从中了解一些高考普遍适用的基本原理;第二,紧密跟踪一两份主流媒体,了解高考的进程与实时概况。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