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 — 虹野:谈人的完整性与基础教育课程
虹野:谈人的完整性与基础教育课程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5/5/2 0:00:00  阅读[720]
  昨天看了翟良兄的关于生命教育的文章、也看了凌宗伟老师的关于王旭明社长的言论评论,在群中偶尔想到了语文课程的问题以及整个基础教育的问题。

  翟良兄谈到了教育中的生命教育的问题,其实当前的教育几乎把人的所有的属性除了分数之外的都给剥离出来了。学生也好家长也罢,学校也好社会也罢,整个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升学率、集中在分数上面。至于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整体性却不怎么注意。甚至对于生命都变得是那么的漠然。

  而凌宗伟老师谈到王旭明关于语文课程中一半内容没有用的言论,说其信口开河,这倒也不无道理。语文课程本身已经和选的文章是什么关系不大了,选谁的文章除了让作者更为人熟知之外,又能够如何呢?能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吗?当前语文做不到培养逻辑思维、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样也无法让人的情感升华、感悟生命;更无法让人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理想信念……

  语文课程在有限的被小部分人禁锢范畴内识字和写八股文而已。在网络上看到不少所谓的名师指导学生写议论文,言必名人名言,旁征博引,此种行径事实上看似博览群书,事实上一团乱麻。任何时代的言论和思想都不是一统的,只拿支持的观点放在一起而不考虑事物为真的内在原理,在当前科学发展到如此的今天,搜集前人观点又有什么难的吗?

  所以语文课程仅能识字和八股文,数学则剥离了认识的过程、丢失了人发展中最重要的思维震荡,不给学生困惑的时间,转而成为解题机器和死记硬背的工具。浑然丢失了数学在整个自然界和社会中认识方法的魅力。掐头去尾留中间,这是对过去数学教育的一个概括,可是数学中的思想、方法,包括前人构建数学的思路……统统的没有了。

  其他学科也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是,没有把学生当做一个人,人的整体性和联系性,我们给学生的知识不可能是完全按照学科中知识结构复制在学生的脑海中。学生会有情感,会喜欢或不喜欢;学生认识会有快慢,会有厚积薄发,也有流于形式;学生会有联系和想象,会天马行空的把哲学和语文联系起来,把数学和哲学结合起来,会把物理和政治放在一起分析……

  融合是人的天性,我们总想把各个学科分门别类的交给学生,事实上却是给了学生一个大大的砖头堆,没有人告诉学生砖头堆如何分门别类的码好,更没有人告诉学生如何用码好的砖头建立成一栋大厦。更不用说给学生区别于砖头的水泥钢筋等物来代替砖头,更不用说告诉学生如何自己创建更好的材料创建我们没有见过的事物……

  人是整体的,学科过去是分开的,可是现在有融合的趋势,我们的基础教育跟上了吗?学科的联系研究了吗?或许以后学科一统才是真正的发展趋势,只有一个老师能够胜任几乎所有的学科的生活,才会真正理解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人的教育真谛。当然前提是先把学生看成人,而非论功行赏的工具。

  从分数中走出来吧,希望家长、社会也把孩子当做人看待吧!人的思维、人的情感、人的生命、人的经历……都应该在基础教育中体现。学生是人,不是道具。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