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 — 虹野:功利性教育剖析8——行政篇
虹野:功利性教育剖析8——行政篇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5/5/4 0:00:00  阅读[730]
  在为官一任,要做出政绩,那肯定不能遵循科研和教育自身的规律了。因为无论是科研还是教育都是非常长的周期,“科研十年磨一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按照这个周期,来进行规划的话,那教育官员肯定是自己栽树,后人乘凉了。对于政绩无比钟爱的官员们是万万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

  可是要想让教师们放弃职业道德而快速出科研成果,或者明知道应试教育贻害无穷还不得不去“拔苗助长”,那只有祭起“名、利”两记绝招。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在高校,要想让教师们主动的做科研,那就在奖金和职称上面做文章了。在个人收入中,工资和职称紧密挂钩,而职称和科研成果紧密挂钩,科研在教师的直接或者间接收入中,占的权重越来越大。职称的岗位功能逐渐异化为管理工具。

  而且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依然采用了所谓的“千金买马骨”的做法,谁先跟着政策走,谁就先获利,通过各种学者、学科带头人以及名师等等方式对资源进行倾斜。所以开始做科研的人,获得了远远超出应该得到的物质和名誉,而后来者则无法获得应该得到的名誉地位和收入。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中的公平和道德急剧下滑,甚至出来了无数的“学霸”来剥削年轻教师的劳动成果。

  在教育功利性思想的主导下,在“倾斜”资源的不公平的管理方式下 ,教育中学术道德和教育公平到处可见,触目惊心。

  不仅仅是对待教师如此,就是对待学校依然如此,总是有太多的学校获得了远远超出他们应该获得的教育资源。

  而中小学也是通过宣传高考状元和升学率,然后造就了一批“名师”,然后以这些名师为榜样,激励其他教师进行应试教育。而事实上这些“名师”并不一定是“明师”,时势造英雄而已。

  倾斜,是我们在官员中经常见到的手法,在教育管理中也被应用的淋漓尽致。在行政单位,用名利的“倾斜”可以引导人更快的完成某项任务。对名利的热衷也是官场中常见的问题。而在教育中的倾斜,则让本来应该淡漠名利的教师群体,不是那么淡定了。热衷名利,师德下滑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我们很容易理解,追求升学率的教师是没有耐心等待学生若干年之后才会出成绩,教师在其任教期间如何压榨干学生的潜力,用功利性教育来理解则是非常正常的。

  同样对“倾斜”这种不公平的做法,教师要么接受而主动参与,认为社会就应该是不公平的;要么被淘汰而满腹牢骚,认为社会就是不公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能够用一个公平的心态对待学生呢?

  因为“倾斜”,违背了教育规律和科研规律,导致了学术氛围似乎很浓厚,但是却“创新”不足,应试教育似乎选拔了不少人才,就业难的现象,说明应试教育下培养的人才,社会却是没有那么需要。

  但是整个社会却并没有认真反思功利性教育的根源,却认为是教师不好好的教书,为了引导教师好好教师。在功利性教育的指导下,各种倾斜又来了。我们看到各个高校在评选各种“名师”,也看到各个高校百万教学大奖横空出世,我们又看到评职称又加上教学评价的条款了……

  可惜的是,我们不知道这种倾斜会给教育又带来什么东西,量变总会引起质变的,或许在开始的似乎会有些积极意义,但是不遵循教育规律和科学研究规律,而一直用“倾斜”这种不公平的方式作为管理手段,而对于以“公平”为主要动力的科研和教育来说,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可以说,无论是高校的行政化,还是应试教育,还是学术造假,都是功利性教育在向”官员“、”升学率“和”科研成果“倾斜的结果。只要功利性教育的主导思想还在,只要还是以“倾斜”为手段,任何的教育改革都不可能成功的,可以说,功利性教育”倾斜“哪一方面,哪一方面就要出问题。

  倾斜,作为一种不公平的管理手段,却是需要从现在以”公平“为主流价值观的社会中驱逐出去了。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