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6个月的施工改造,本市疏堵工程重点项目——德胜门公交场站改造工程近日完工,昨日部分投入使用。本报记者 孙钺摄
昨日,经过16个月升级的德胜门公交场站部分启用,14条公交线路不再占用二环辅路进出站;同时一座公交专用跨河桥放行,公交车将“退出”德胜门箭楼旁的堵点;两座天桥一南一北引入新场站,乘客换乘平均距离减少400米。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透露,积水潭站的出入口也将直接引入公交场站,减少辅路人流穿行量。“选择单双号首日启用这处场站,也是希望为北京缓堵,未来类似老堵点将逐一治理。”
今后,随着京藏高速施划公交专用道,德胜门区域的公交线路将盘活,部分线路将外迁至三四环,与地铁线网接驳,为中心城区缓堵。
公交走专桥
给社会车辆腾地儿
从二环路上京藏高速,两条匝道像一个“人”字,将德胜门箭楼围住。这里有公交场站,人流汇集,汽车和自行车也经常挤作一团,拥堵顺着北二环的外环一直蔓延到新街口豁口。进城方向更是老堵点,德外大街的进城方向排队是全日常态。尤其是靠近德胜门箭楼的红绿灯往南,社会车辆里混杂着走向不同的公交车——有要左转进场站的,有直行进站的,还有右转往西直门方向的,堵车是必然现象。
今后,大块头的公交车将从庞杂的社会车流中分离出来。德外大街进北二环匝道跨河桥的西边,新建了一座公交专用跨河桥,让公交车从德外大街直接开进场站。“这座桥正对着德外大街辅路的公交专用道,所以不会出现公交车频繁并线影响社会车辆的尴尬。”路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即使是在二环辅路停靠的公交车也将借用这座桥穿行场站后再出辅路进站。此举将减轻德胜门桥西北角的“混战”。
高峰小时少堵100辆公交车
市交通委透露,随着场站内部新建的公交站台以及沿河公交走廊启用,原来19条公交线路中10条需在二环辅路落客的形式将调整,14条线路进入场站停靠,辅路仅留5条线路。“这已经是场站的最大容量。”
昨日,记者在场站内看到,344快等线路的车站牌已经悬起,乘客还可以通过地图看清每条线路的具体走向。市交通委透露,这些线路移入场站后,高峰小时二环辅路公交车停靠数量可减少100辆左右。
同时,人流量也将下降。德胜门区域每天大约有20万公共交通客流,原辅路车站每天客流量在12万左右。随着公交线路挪到场站内,每天二环辅路也将减少十余万人候车。
地铁公交实现“零换乘”
随着新场站启用,乘客换乘平均可以少走400米左右。
地铁和公交实现“零换乘”。地铁2号线积水潭站在公交走廊内部新建了出入口。该口正待消防验收,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周正宇说:“市民乘坐公交和地铁,换乘全程走地下。而以前这些客流只能走二环辅路,与辅路候车客流、过境客流交织。”
辅路既有的过街天桥延长到场站里,从南边来的乘客可直接从天桥走到车站。护城河上也搭建了一座人行跨河桥,连通场站与河北岸,新海苑、德外大街社区等小区居民想乘坐二环内环车辆无须再绕路走25分钟,只需先走人行跨河桥入场站后走天桥即可实现。
另外,积水潭桥附近的辅路随之拓宽,新添了一条非机动车道。
相关链接
德胜门公交有望减至13条
新场站投入使用,只是德胜门区域缓堵的第一步。未来,随着京藏高速的公交专用道施划完成,公交车的周转速度将得到保障,公交线路数量将减少。公交业内人士解释:“现在堵车,三四条线各发1趟车,才基本能满足沿途乘客出行需求。今后,不堵车了,1条线发1趟车就能跑起来了,乘客出行就能得到满足,如果再保留所有线路就是一种浪费。”
目前,德胜门公交场站附近有19条线,预计今后将缩减到13条。目前,停靠在德胜门箭楼场站内的919路等也有望外迁。“这些线路将停在三环、四环的位置,尽量实现与地铁站沟通。这样乘客换乘会比较便捷,同时也减少中心城区的拥堵。”
新闻延伸
郊区线外迁“卡”在征地
其实,郊区线路外迁并非第一次提起。此前交通部门就曾提出要将9字头全部迁出三环路。然而这个规划并未落实。以919路、917路为代表的一批线路一直坚守。
“这些都是遗留问题,乘客比较适应这种一站直达的模式。”周正宇坦言,“郊区线路外迁将是大趋势,主要是为了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不会一刀切。”
目前,最大的难点“卡”在了征地上。以919路为例,公交部门希望在京藏沿途找场站,然而却一直没有合适的位置。周正宇说:“未来即使外迁,也一定会考虑乘客的换乘便捷,最佳状态是直接与轨道交通接驳。”今年,917路有望率先挪出拥堵的天桥区域,但最终落户何处仍在商议。
同时,交通部门计划对二环、三环、四环和五环的出入口集中整治缓堵。目前,双井辅路拓宽、西四环玲珑路出口改造等都已经排上议程。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