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旅游 — 景区门票,低价才是王道
景区门票,低价才是王道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5/9/15 13:06:52  阅读[1176]
  公众对“门票经济”反感,多半源于一些原本属于“全民所有”、具有公益性质的风景名胜区被圈起来收钱,且价格高企,有违公共资源性质。

  2015年广东旅博会日前在琶洲召开。记者在展会现场采访了多位旅游业界人士,部分景区称不会上调门票价格。有些景区为了生存,非但多年没涨价反而降价,以求吸引更多游客。

  “3年禁涨”本是国家发改委旨在规范景区门票定价行为的一个规定,到了一些景区那里,往往成为“上调令”,门票价格“3年必涨”。门票价格“步步高”令到游客怨声载道,纷纷吐槽“游不起”。鉴于此,在本轮禁令解封之际,国家发改委与国家旅游局联合下文,强调“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景区,各地原则上不出台新的上调门票价格方案”。我省许多景区非但不涨——像开平碉楼景区已经9年未涨过价——还在中秋、国庆节期间推出“优惠价”益街坊,很是实在。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一个调查显示,门票支出占整个旅游消费比重超过21%。景区门票过高、占旅游消费偏大,是不争的事实。“门票经济”纠结了这么久,改革呼声这么高,就是难有突破,原因何在?说到底,它是一个局部与整体利益、短期与长期利益之争跑偏的结果。前者表现在景区利益与公共利益、地方利益,后者表现在“门票经济”与旅游经济。公众对“门票经济”反感,多半源于一些原本属于“全民所有”、具有公益性质的风景名胜区被圈起来收钱,且价格高企,有违公共资源性质。世界许多国家对重要的风景名胜区实行免费或低收费政策,如韩国庆州佛国寺门票约合人民币21元,印度泰姬陵对内门票约合2.4元人民币。相形之下,张家界通票高达248元。

  价格决定供求,对景区来说,门票价格与游客数量、总收入之间存在一个平衡点。找到这个平衡点,才能实现景区效益最大化,价格过高、游客减少并不利于收入增加。对旅游业来说,门票价格异军突起也未必是幸事。旅游业是一条由吃、住、行、游、娱、购等元素串成的完整产业链,游客群体的平均可自由支配经费在一定经济阶段存在一个常数,门票花销过大势必扼制游客在其它方面的消费支出,甚至影响消费偏好——“低价团”泛滥与此或多或少有点关系。低团费意味着低品质,导游成“导购”,诱导、强迫游客购物,不购物或达不到导游预期,导游就没有好脸色,冲突也就在所难免。

  为破解难题,国家旅游局等三部委拟推“导游小费合法化”,这只是改良一个方面,降点门票、减轻旅行社与游客压力,恐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矛盾。

  将“门票经济”置于地方旅游经济视野,对门票过度依赖、价格不断上涨更是一种涸泽而渔、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常被外界提及的杭州西湖免费模式是一个舍“门票经济”服务“旅游经济”的一个典范,我省珠海圆明新圆也在进行这方面探索。该园免费之前年均接待量仅为70万人次左右。两年多前,珠海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还园于民”,使圆明新园从原有的封闭式主题景区转向开放式文化公园。随之而来的,园区年接待量是免门票开放前的7倍,两年累计接待游客920多万人次。免费开放的社会效益自不待言,对圆明新圆景区的物业租赁、自营项目、餐饮业都有巨大促进,对珠海市整体旅游经济更是如此——7个人消费再怎么也比1个人门票要多。

  “门票经济”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天花板经济”,不能成为旅游经济的顶梁柱。发展旅游经济需要站得更高,望得更远,不要被一张小小的门票遮蔽双眼。政府定价的景区,不涨价是最低要求,降点价甚至免费也未必就是一桩赔本生意。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