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9月19日、20日),德国纽伦堡国家剧院来京参加国家大剧院首届国际戏剧季展演,上演了作品《推销员之死》,纪念剧作家阿瑟·米勒诞辰100周年。对这部剧作的剧本,中国观众并不陌生,2012年北 上周末,德国纽伦堡国家剧院来京参加国家大剧院首届国际戏剧季展演,上演了作品《推销员之死》,纪念剧作家阿瑟·米勒诞辰100周年。对这部剧作的剧本,中国观众并不陌生,2012年北京人艺曾推出了李六乙导演、丁志诚主演的《推销员之死》;不久前北京人艺老艺术家朱琳离世,也让人们忆起了她和英若诚主演的《推销员之死》。
该剧的剧作家阿瑟·米勒是中国人所知道的为数不多的剧坛巨人之一,他两次造访中国,并亲自为人艺执导了《推销员之死》。他的一生辉煌又传奇,他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他也曾是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的丈夫……
英若诚曹禺邀米勒导戏
阿瑟·米勒曾两度访问中国。1978年,他和第三任妻子来中国旅行考察。当时,英若诚的朋友告诉他,在一个美国来的旅行团中,有个游客的名字叫做阿瑟·米勒。他是不是美国的大剧作家阿瑟·米勒呢?英若诚赶紧托人了解,结果发现旅行团的名单里写着他的职业——剧作家。
喜出望外的英若诚和曹禺一起去拜访阿瑟·米勒。初次见面,英若诚和曹禺就告诉阿瑟·米勒,要排演他的剧本,为中美文化交流做一点事情。这两位突然而至的来访者令阿瑟·米勒又意外又惊喜,他高兴地答应会好好考虑。
在阿瑟·米勒离开中国不久,1979年,曹禺和英若诚便出访美国,专程去阿瑟·米勒家中拜访。阿瑟·米勒在家中宴请了两位中国来宾,曹禺和英若诚提出要排演阿瑟·米勒的剧本《都是我的儿子》,但一年半以后,曹禺和英若诚改为排演《推销员之死》。他们两人又极力邀请阿瑟·米勒来华,亲自执导该剧。
《推销员之死》的主人公威利有三十余年推销经历,沉迷于虚幻的美国梦中,幻想通过商品推销名利双收。他常常吹嘘、夸耀、谎言连篇,直到临死都未曾醒悟。小人物威利悲剧性的一生,揭露了美国梦的骗局。
阿瑟·米勒曾认为北京人艺引进该剧,是因为该剧生动批判了当时的美国社会。当他来到中国后却发现,人艺的艺术家对剧中人物的命运和性格更加感兴趣,他们能够理解并欣赏推销员威利这个有着缺点、道德也不完善的悲剧人物。阿瑟·米勒欣喜地看到人艺是要把“真实的世界引入中国的艺术”。
阿瑟·米勒在给人艺演员导戏时,反对演员们戴假发、涂脂抹粉把自己装扮得像个外国人,他和中方导演英若诚都认为,应该用中国观众最熟悉的方式来演绎美国人的生活和痛苦,“威利也有可能是中国人”。
1983年,朱琳和英若诚主演的《推销员之死》在首都剧场首演,引起巨大轰动。该剧不仅成为这两位表演艺术家表演生涯中的代表作,也成为北京人艺演出历史上的经典之作。
2012年,北京人艺重排《推销员之死》,由李六乙导演,丁志诚主演。该版本演出延续了阿瑟·米勒给出的意见:演员不戴假发,不把自己打扮得像外国人,但李六乙强调了剧本中意识流的色彩,这算是新版“推销员”的一大特色。
除了《推销员之死》,阿瑟·米勒创作的《萨勒姆的女巫》也是中国观众熟悉的剧作。阿瑟·米勒曾建议北京人艺将该剧也搬上舞台。2002年,国家话剧院率先在中国上演该剧,由王晓鹰担任导演,该剧的演出曾引起巨大轰动。
《萨勒姆的女巫》创作于1953年,该剧取材于1692年至1693年发生于马萨诸塞湾萨勒姆镇的一系列关于莫须有的女巫的审判。阿瑟·米勒以该剧映射和批判了美国50年代的麦卡锡主义,剧中人以说谎被女巫控制并指控他人来逃罪,正像被麦卡锡政府迫害的“共产主义人士”。因为写作该剧,阿瑟·米勒给自己招来了不少麻烦,他被众议院质疑参与反美活动,并被扣上了“藐视国会”的帽子。然而,这些阻挠都不能阻止观众对该剧的喜爱,这个剧本也获得了1953年的托尼戏剧奖。
2005年,当阿瑟·米勒去世时,有些媒体使用了“梦露的前任丈夫”来称呼他。性感女神和低调剧作家婚姻,尽管短暂却充满传奇色彩。
梦露是米勒的第二任妻子。他们相识之时,阿瑟·米勒已有妻室。两人坠入爱河,于1956年结婚。当时,米勒已经创作出《推销员之死》,获得了极高的剧坛声誉;而梦露则主演了《七年之痒》,成为性感女神。这段婚姻被称为“美国最漂亮的人和最聪明的人的结合”。
然而,才子佳人的婚姻问题不少。梦露性格不稳定,她的自毁倾向令阿瑟·米勒在与她的婚姻中没能写出像样的作品;梦露则厌恶阿瑟·米勒的傲慢态度,她说丈夫在写作时不允许她踏入房门。
他们的婚姻只维持了四年多,在离婚前梦露出演了阿瑟·米勒为她量身订制的电影《乱点鸳鸯谱》。阿瑟·米勒成为了梦露的最后一任丈夫。离婚两年后,梦露于1962年因服用超量镇静剂去世了。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