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计划,各区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今年将达到50%
“中国要力争到2020年实现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健康卡”,本月初在北京举行的2015年全科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年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说道。
你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吗?家庭医生会成为广州所有家庭的标配吗?去年3月发布的《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提出,各区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城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5年达到50%;2018年达到100%,覆盖辖区所有街道和镇村。
《工作方案》颁布至今超过一年半,新快报记者近期从多方调查和了解得知,目前广州已有约8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过,市民对于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识非常有限。业内人士表示,家庭仍处在探索阶段,“每个家庭配备一名全科医生”面临全科医生紧缺、政策支持不足以及就诊习惯转变难等诸多考验。
现状 11个区均已进行试点 百余社区医院提供家庭医生服务
2013年11月,荔湾区多宝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到深圳参加了全省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工作启动会,随后回到广州先行试点家庭医生式服务。目前,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组建了3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每个团队由全科医生、公卫医生、护理人员、辅助人员等7-10个成员组成。截至上周,已经有2400多户家庭签约了家庭医生,并获得了团队负责人的电话号码。
遇到紧急情况,海珠区沙园街签约了家庭医生的居民也可以拨通家庭医生的联系电话请求帮助。早在2013年5月,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自发探索家庭医生式服务,随后成为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此项服务的首批试点医院之一。据了解,该社区目前也组建了3支家庭医生团队,每个团队由2到3名全科医生、护士、中医、公共卫生医生、妇幼保健医生等十几人组成。目前签约服务覆盖5000余居民。
“家庭医生和全科医生概念上是一样的”,广州市卫计委基层卫生处处长吴峰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用多宝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梁卫萍的话来说,签约以后,社区居民和中心的全科医生就会有“有一根绳子绑着,有什么事情第一个想到家庭医生”。去年3月颁布的《工作方案》,就是希望通过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提高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信任程度,引导更多的居民到基层就诊,并为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有序就医格局奠定基础。
根据《工作方案》定下的目标,“各区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城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4年达到40%;2015年达到50%;2016年达到70%;2017年达到90%;2018年达到100%,覆盖辖区所有街道和镇村。”据吴峰透露,目前广州11个区已经全面推开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试点,13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80%以上都已经提供该项服务。
走访 有市民签约之后 不清楚签约医生是谁
今年4月起,广州实施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报销的新政策。由于基层首诊的报销比例提高,到社区医院定点和就诊的居民都明显增加。家庭医生式服务在广州11个区全面铺开试点,但记者近日走访了多个试点社区发现,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认知度不高。
记者随机采访的十多名居民中,大部分都表示自己并不知道有家庭医生这项服务,或者只是听说过。
“在宣传栏里面有看到过,但是不了解,估计签约了要收费的。”家住逢源街社区的陈先生告诉记者。看过了家庭医生宣传资料之后,家住海珠区的张先生表示,来社区医院看病是看中其病人不多可以随到随看。“既然不签约可以直接过来看病,为什么还要签约?”他反问记者。
多宝街社区的叶阿姨则表示,虽然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但是她并不清楚自己的家庭医生是谁。她说,除了医院按时提醒她去体检之外,在享受医疗服务方面并没有觉得和签约前有所区别。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