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山文物古建筑保护及环境提升工程目前已进入扫尾阶段,“十一”期间,云龙山将焕然一新迎接游客。
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状
云龙山海拔142米,长达3公里。山分九节,蜿蜒起伏,状似神龙,昂首向东北,曳尾于西南。秀美旖旎的云龙山上既有自然风光,又有人文景观。山上文化古迹众多,有北魏时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张山人故居,明代的兴化禅寺,清代的大士岩、山西会馆、船厅、御碑亭、碑廊等历史文物古迹。解放后,云龙山又修复新建了幽邃轩、洞天小庐、跨云阁、云龙书院、杏花村、观景台、同心台等自然文化景点。
此次重修的景点建筑基本位于云龙山第一节山最高处,包括放鹤亭、招鹤亭、谊亭、御碑亭、碑廊、船厅。此外,还包括散落在云龙山第一节东麓的抗战碑亭、曦亭、怀古亭,以及云龙山第三节最高处的观景台。其中,放鹤亭、招鹤亭、碑廊、抗战碑亭4处属文保类建筑。目前,对它们的重修已近尾声,“十一”将向市民开放。
修缮一新的放鹤亭,展现出典型的苏北明清式建筑,飞檐丹楹,宽敞明亮。记者印象中长满杂草的屋顶已经全部换成青瓦,焕然一新。
“在一般人看来,换个瓦就是把旧瓦拿掉换成新的就完事了,其实中间的过程复杂得很。”工程负责人说,“所有的正脊、垂脊、吻兽在屋面揭顶前都要做好详细记录并拍照、测量尺寸。拆瓦的过程也有顺序,要从勾头、滴水瓦开始,然后再拆瓦垄和垂脊,最后拆正脊和吻兽。此外,还有防水设计。”
离放鹤亭不远处是招鹤亭,它于1982年被列为徐州市级文保单位。
据了解,此次维修为揭顶维修,主要解决了屋面瓦更新,柱顶与屋面衔接处损毁严重的现象。对柱、梁枋、椽子、地面、台基、屋顶进行修缮、更换。
放鹤亭东侧伫立着碑廊。它始建于清朝末年,南北长约30米,加上碑廊背面,总长度接近40米。廊内墙壁上镶嵌着唐、宋、元、明、清历代碑碣54块。碑碣除了雕刻技艺精湛外,其中不少碑刻作品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和研究价值。
如今的碑廊,已粉刷一新,数名工人正在打扫卫生。据介绍,此次保护性修缮将对其进行部分重修,包括墙体、地面、栏杆、挂落、屋面木构件、屋面等。重点解决屋面瓦更新,柱顶与屋面衔接处损毁严重的现象,更换后的青瓦在阳光下闪着光泽。
位于云龙山北麓的津浦铁路抗战殉难员工纪念碑亭,建于1947年5月。对碑亭的修缮为保护性修缮。重点解决屋面瓦破损的现象,将屋面黄色琉璃瓦更换为灰色琉璃瓦。其余瓦件按原尺寸、原样式重新制作、铺设屋瓦、屋脊等各类构件。
创建国家5A级风景区
据云龙山管理处处长陈刚介绍,今年是云龙湖风景区创建国家5A级风景区的关键时期,云龙山作为景区重要景点,创建工作责任重大。云龙山上的放鹤亭与招鹤亭,1982年9月16日即列入徐州市市级文物,由于年久失修,屋面凹陷漏雨,檐瓦脱落,多处损毁,不仅影响景观,而且危及游客的安全;碑廊于1987年11月13日列入徐州市市级文物,其四周的安全护栏、踏步、地面砖损坏严重,碑面一直未采取防护措施;津浦铁路抗战殉难员工纪念碑亭于1987年11月13日列入徐州市市级文物,抗战纪念碑油漆大面积脱落、屋面瓦缺损,《重修碑记》的碑材已开裂。
“这几处文物,是此次云龙山景点建筑修缮重建的重点。”陈刚说,“同时,此次修缮重建也是进一步提升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文化内涵和环境,为创建国家5A级风景区作准备。”
维护性建设,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文物本体及周边历史文化遗存;二是文物本体损毁部分;三是文物本体周边的景观、配套设施等。
由于历史原因和受客观条件限制,以前修缮古建筑大多采用大拆、大修、大落架的方法,除了形式上保留原状外,原来的材料全需更换,有些修缮甚至把木柱换成水泥柱。陈刚认为,这些做法违反了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陈刚说:“此次修缮我们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存建筑的历史原貌和建筑特色。”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