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来,国家旅游局对游客投诉较多的5A级景区暗访,根据暗访情况,取消1家景区5A 级资质,严重警告6家5A级景区,取消4家景区4A级资质。5A级景区“摘牌”,到底能从多大程度上倒逼国内旅游业的改进,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能上能下的动态考核更能传压力
相比于以往只见挂牌不见摘牌,此次5A级景区被首次摘牌,这种动真碰硬传导的压力应该不小。有进有退,A级景区的招牌不再是一劳永逸,摘牌和警告的意义不仅在于纯粹的惩戒,动态的考核体现了对旅游业的一种动态管理,这种管理的新常态无疑可以让景点景区把自身建设、服务提升一直放在心上,永不懈怠。
每到黄金周来临,经常伴随着5A级景区的集体涨价,通常意义上,等级越高对应的景区门票价格也越高。说实话,对于如今景点景区门票价格的一路高企,加上屡屡曝出来的欺客宰客、强迫消费之类,游客也是颇有微词。通过规范管理、严格管理,确保旅游服务能够保质保量,用优质的服务让旅游价值对等,这也算是对广大游客一种最恰当的回馈。旅游消费,游客完全可以用脚去投票。事实上,如今出境游的逐年火爆,这种“舍近求远”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国内旅游消费环境存在一定的硬伤,如何规范提升关系到能不能提振国内旅游的消费信心和动力。无疑,加强景区的动态考核,用考核来倒逼旅游质量提升,这是在及时地打“补丁”。
在此次国家旅游局发布的通报当中,还看到一些景区被警告之后又重新正名的内容。不到位、有问题会被警告,整改到位、验收合格可以重新正名,如此的能上能下也在说明:警告哪怕摘牌只是手段,促进问题整改,督促旅游质量提升才是最终目的。所以,挂牌不再一劳永逸,摘牌也不能一摘了之,后继的动态监管还得跟上。那些被点名、被摘牌的景区及其所在的属地也应该趁着这个当口反思存在的问题,用切实的整改、更有力的作为去复牌和重新正名。
如今A级景区被摘牌警告的力度很大,国家旅游局的动态监管确实很给力,在点赞之余,有网民也提出了要增加游客测评的力度。在官方的动态考核体系当中,进一步加大游客的话语权,这可以有,而且应该有,因为游客的评价对接的是更真实的市场反馈。 □杨 仲
“摘牌”的实效要让游客看得见
这次国家旅游局对旅游景区的监管“硬”得多了,针对山海关景区存在价格欺诈、强迫游客在功德箱捐款、擅自更改门票价格、景区环境和管理水平差等问题,就立马取消其国家5A级景区资质。
国家旅游局,作为旅游业的主管部门,过去习惯于给旅游景区进行评估和挂牌,对于出现的问题也往往停留在“罚酒三杯”的层面上,“摘牌”一类的严格手段很少使用,这让拿到“金字招牌”的景区以为可以一劳永逸,平时也就会疏于加强内部的自查和监督,也就会出现“38元买只大虾”这样的怪事。应该说,国家旅游局的新举措,是对景区乱象下的一剂“猛药”,今后只能继续加强,不能松懈。
很显然,“摘牌”敲响了5A级景区的警钟,更是倒逼景区走向规范化管理,不敢再走“重评定、轻管理”的老路。所以,国家旅游局要加强对5A级景区的动态评定工作,可以采取不定期抽查模式,将暗访常态化,做好保密工作,不要被景区提前知晓,同时鼓励游客举报投诉,尤其要重视日常发现的违规线索,避免景区搞应付对策,从而完善5A级景区资质的退出机制。
当然,游客更关心的是能随时感受到“摘牌”的实效。比如,景区受到处罚后,整顿的效果能否让游客满意。再如,景区降级了,门票的价格是否也同时降低等等。只有让游客有了这样的“获得感”,5A级景区的“摘牌”才有了实际意义,否则就可能还是停留在“内部处理”上,其督促和警示作用也就会打折扣。
所以,国家旅游局祭出的“硬招”,更多还需要有配套措施的跟进,比如,“摘牌”后的相关联动机制如何构建,事后监督如何达到更好效果等,都是需要靠具体的管理细则和明显的实效来检验。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