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由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委托经济学人智库撰写的报告《微妙关头:人民币作为全球性投资货币之前景》在北京发布。这一报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给出了较为乐观的预期。
报告认为,近期中国股市大跌、人民币突然贬值等事件,并未改变人民币的长远发展方向。报告指出,根据对202位境内外金融服务公司高管的访问调查结果来看,63%的境内受访者以及78%的境外受访者认为,人民币将在约5年内不受限制地实现全面自由兑换及交易。多数受访者还认为,人民币成为全球性投资货币可能需要花费7到10年时间。
人民币使用需求强劲,是得出上述乐观结论的主要依据之一。报告认为,“许多需求动力已很明显”: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经济体和出口国;中国企业越来越多“走出去”的同时,也希望以人民币做交易;外国在华投资企业也希望通过使用人民币减低交易成本。中国政府目前正在通过一系列举措和倡议提高中国的全球经济影响力,亚投行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推动亚洲、中东及非洲贸易合作的前景都有重要意义。此外,中国还希望努力把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这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成为储蓄货币。
虽有着诸多积极因素和预期,但报告认为,人民币要如愿成为全球性投资货币,必须在监管领域实施改革。这份报告认为,限制性法规是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最大障碍。此外,受访者们还希望进一步看到“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希望在法律和技术上存在的问题也得到解决。
英国贸易投资总署作为这份报告的委托方,对英中两国在人民币国际化领域合作的前景也十分看好。英国的证券交易所在全球范围内持续领跑人民币产品创新。其中,伦敦证券交易所已在其市场上推出了35种人民币债券。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公使衔参赞马雪莉表示:“英中两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独一无二。”
英国驻华大吴百纳也表示:“正如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在近期访华时所说的那样,巩固人民币交易中英国的优势地位,是英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政府及行业都对此作出了承诺。《经济学人》的调研报告显示,政府和行业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互惠互利英中两国的消费者。英国在这些领域都拥有优势。”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