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润土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
用心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官渡区润土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的前身是官渡区“七彩小屋”志愿团队,一直以来,他们肩负着为青少年服务、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使命,用心呵护着孩子们。
随着城市化发展不断加快,作为昆明主城区之一的官渡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为生计奔波,无暇照看和辅导小孩,在这种情况下,“七彩小屋”出现了,一群由80、90后教师、大学生等人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每周一至周五便在“七彩小屋”等候放学的孩子们,辅导他们写作业,和他们游戏、谈心。
“七彩小屋”的志愿服务队从2011年至今已经坚持了4年,2014年12月12日,“七彩小屋”志愿团队正式更名为官渡区润土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成为共青团官渡区委专门为青少年群体培育孵化的社会组织,继续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中心成立后,志愿者们听说官渡区一所民办学校因缺乏资金,孩子们的书桌都已破旧不堪,而在学校就读的1200名学生全部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得知情况后,服务中心立即到学校走访,看望在校的孩子们,并于今年初公开在腾讯乐捐平台募集资金3.8万余元及254套桌椅,为小朋友们送去了一份珍贵的新年礼物。
“我们每个人都将学生当做自己的弟弟妹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的童年快乐无忧。”官渡区润土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一名志愿者说道。多年来,他们把每一个孩子放在心上,关注流动儿童,并用行动温暖了一颗颗幼小的心。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
在滇做慈善已有19年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于1966年在台湾成立,1991年因华中、华东水灾与大陆民众结缘,如今慈济的足迹已遍及大陆各地。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里氏七级强烈地震,慈济基金会紧急从安徽省、全椒县与湖南省调集了三千床棉被,七千件棉衣到丽江发放,及时为灾民带去温暖。从丽江开始,慈济就与云南结下了不解之缘,“3·01”事件、鲁甸地震……每一次灾难发生后,总能看到慈济人的身影,他们大爱足迹遍及昆明市、滇源镇、楚雄州姚安县、安宁八街镇、曲靖市马龙县、禄劝县、华宁县青龙镇、富民县等地,为云南乡亲们送去关怀。
有感于“孩子的教育不能等”,2000年慈济开始针对偏远大山少数民族孩子进行奖助学金发放,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至大学学业,并鼓励青年学子回到家乡,为家乡做贡献。除了孩子,慈济始终牵挂着老人,2005年起,慈济志工开展了敬老活动,前往昆明市阳光敬老院看望关爱老人,之后,陆续又对谷律敬老院等五家敬老院进行关怀,从理发、洗头、剪指甲、泡脚、打扫卫生到捐赠生活用品、粮油、衣被、倾听老人心声,给老人们带去了欢乐。
2008年至今,慈济为云南19000多户、53000位低保户进行冬令发放,给他们带去大米、食用油、棉内衣、棉袄、棉被等物资,资金超过4000多万元。几年来,慈济获得 “2006年度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奖”、 “第三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等荣誉,如今,慈济昆明志工长期人员有200多人,带动了1000多名志工谱写着人间大爱善举。
中北“红旗车队”
收到市民感谢300多次
2012年3月,中北汽车公司组建了“中北红旗车队”,此后,这支队伍的故事成为了市民中的一段佳话。爱心送考、拾金不昧、捐资助学……这支由普通的哥的姐组成的队伍,总是活跃在爱心活动上。今年6月7日一大早,爱心车队的的哥的姐们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爱心送考”,他们与昆明市第五中学和云大外国语学校结对子集体送考,红旗车队专门提供了20辆出租车送考。一年又一年,高考期间考点门口插着小红旗的出租车成了学生和家长心中的一剂安定剂。
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并不算高,但他们仍然心系社会,用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关爱。2012年5月,红旗车队为嵩明县阿子营乡一所贫困小学筹集上万元捐款;2013年3月,车队开展爱心送水活动,为嵩明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因干旱缺水喝的700多名师生送上了450箱饮用水;2014年4月,红旗车队发起了“中北红旗车队爱心书屋”活动,在杨林大树营小学、兰苑幼儿园成立了书屋,并捐助了各类图书2271册。
车队的感人故事数不胜数,“3·01”事件中,红旗车队队员自银权等师傅不顾个人安危,将多名受伤群众送至医院,为抢救伤员赢得了宝贵时间,自银权师傅还被评为了“昆明好人”;还有热心的“优秀驾驶员”段鉴刚师傅曾救下轻生女子等等。车队成立四年来,队员们上交手机、电脑、行李箱等贵重物品共计200余件次,公司收到针对“中北红旗车队”的表扬信、感谢电话等300余起,他们也获得了“优秀车队”、“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云南师范大学爱心社
造血干细胞捐献事迹突出
2000年11月21日,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爱心社成立,本着“献出一颗爱心,奉出一片真情”的宗旨,爱心社在公益之路上已走过15个年头,成为了校内校外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公益社团。
在爱心社数不胜数的爱心事迹中,连续多年的“中华骨髓库云南省分库先进志愿服务集体”的荣誉吸引了我们,从2008年起,爱心社已连续7年获得这项荣誉。“这几年,几乎每年都有近千学生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登记,不仅有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学城其他学校的学生也会到我们这里登记。”爱心社刚刚“退休”的负责人付梓烜说道。作为生命科学学院的一名学生,付梓烜和他的小伙伴们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着更深入的了解,面对不少同学的疑问和顾虑,他们自愿组成了一支队伍,定期给同学们做相关知识讲座。随着造血干细胞的知识逐渐传播开来,大家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接纳度也越来越高,去年全省的造血干细胞入库登记人员中,云南师范大学就占了近十分之一。
从大一入社至今,付梓烜已在爱心社呆了3年多,“爱心社给予我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实干、有爱’,这些精神,是一辈子的财富。”他说道。如今他们即将毕业走上社会,已将爱心接力棒交到了学弟学妹手中,继续传承爱心社“实干、有爱”的精神,为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献出青年学子的一份力。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