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生活 — 珠海携手5家高校建设8个市级协同创新中心
珠海携手5家高校建设8个市级协同创新中心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5/11/7 22:55:42  阅读[625]

 

  省委、省政府正在加大力度建设高水平大学,带动全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实现新的跨越,为我省新一轮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近年来,加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已成为珠海高等教育发展工作的重点。去年6月,珠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面向“三高一特”产业发展需求,以高等学校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为基础,依托母体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联合企业、行业、金融机构等力量,逐步建设10个协同创新中心。

 

  如今,第一轮首批8个市级协同创新中心即将开始运作,旨在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促进资源共享;突破自主创新的机制机制障碍,促进各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加快创新力量与资源整合、重组,促进政产学研资的紧密结合。一旦落实得力,此举也将推动珠海加速建成珠西区域创新中心。

 

  今天起,南方日报策划推出“校地合作协同创新——寻找创新驱动的共生力量”系列报道,展现珠海市级协同创新中心整体情况,逐一挖掘项目亮点特色,凝聚创新发展合力。敬请垂注。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珠海市轨道交通健康运营协同创新中心……南方日报记者近日从珠海市教育局获悉,珠海已评定第一轮首批8个市级协同创新中心,待审核通过后将对5家获评单位进行挂牌,并一次性划拨共计3400万元的资助经费。

 

  这些创新中心,重点围绕珠海重大科技需求,面向行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学科前沿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将进一步推动各创新主体协同合作,有望形成雁阵效应,支撑珠西区域创新中心建设。

 

  A 一次性资助8个中心3400万元

 

  据了解,“珠海市协同创新中心”每3年评审一轮,每轮由市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确定当年市协同创新中心的名额。

 

  “各协同创新中心由高校以学校为单位自主申报。”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市教育局在今年7月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委会,相继开展了材料评审、现场考评、全体讨论会投票等评审工作。评委会原则上不超过11人,任期三年,除了负责市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工作外,还将组织对市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绩效评价。

 

  最终,评委会确定,拟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5所高校所申报的8个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并在8月份公示名单。据悉,首轮将逐步建设10个协同创新中心,也就是说3年内仍有两个名额虚位以待。

 

  目前,市教育局已将名单上报市政府审核,待通过后,市教育局将与获评的珠海市协同创新中心签订协议,对上述5所高校进行挂牌,并划拨资助经费。

 

  根据评审等级,各中心将一次性获得最高500万元的资助经费。其中,中大珠海校区的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北师大珠海分校的珠海区域气候—环境—生态预测预警协同创新中心、北理工珠海学院的高端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暨大珠海校区的珠海市轨道交通健康运营协同创新中心各获500万元,另有两中心各获400万元、两中心各获300万元。

 

  B 以高校为主体集聚优势资源

 

  根据珠海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各中心将围绕珠海重大科技需求,面向行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学科前沿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构建体现协同创新特点的平台与模式,建立适应协同创新要求的机制与体制,显着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服务能力。

 

  怎样才是体现协同创新的模式?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模式即以高校为实施主体,广泛联合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有效集聚优势资源,面向行业、服务需求、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形式多样。

 

  各中心要围绕协同创新,建立政府推动、政策引导的要素聚集机制;合同约束、利益共享的协同管理机制;面向中心、打通使用的资源配置机制;师资共享、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优劳优酬、注重绩效的人才和科研评价机制。“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充分释放人才、学科、科研等方面的活力。”上述负责人表示。

 

  C 未完成目标任务将被取消资格

 

  根据《珠海市协同创新中心评审认定办法(试行)》指出,珠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申报负责人即为中心主任,全面负责中心的管理与运行,落实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目标;实施协同创新中心委员会确定的发展规划;制定内部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与此同时,中心主任还将负责聘任副主任及以下专兼职研究人员、行政等相关工作人员,负责筹集和使用中心建设、运行经费,并定期向评委会和市教育局汇报中心工作情况。

 

  按照规定,中心每年一次向市教育局报告建设进展及运行情况,提交年度总结报告;在培育建设的第二年提交《珠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中期考核报告书》,接受中期检查;在培育建设的第三年末,由市教育局组织评委会进行考核验收。对未完成目标任务、成果效益较差的单位,将取消其协同创新中心资格。

 

  上述负责人称。据介绍,市教育局将对中心履行协议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跟踪,采取动态管理,对未按约履行义务的,将视情况追回部分经费,并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各中心获得的资助经费也将实行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项使用”,确实需要变更项目内容和调整预算的,要按程序报市教育局和市财政局审批同意。

 

  ■链接


  8大协同创新中心逐个看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由中山大学牵头,联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国内一批南海资源优势单位共同组建而成。中心研究方向为海洋水产种业、海洋药物开发、海洋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精准勘探以及海洋生态环境数字化与管理,将资源、科研和产品转化整合为一体。珠海市作为港珠澳经济圈的重要一环,涉海产业公司多,中心的资源平台、科研成果及产品将可为珠海的海洋经济发展所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珠海区域气候—环境—生态预测预警协同创新中心

 

  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国家气候中心、珠海市气象局、珠海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8家单位联合建立。

 

  中心确定了三个方面的主要研究任务:一是改进区域极端天气气候预报方法,建立高精度、高分辨率、高时效性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二是研究大气主要污染物来源、传播、扩散机制和过程,构建区域污染物实时监测、显示、查询和预警系统;三是基于上述两个方面,发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沿海城市生态文明和宜居的评价和监测指标体系。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高端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

 

  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为主,由北京理工大学检测与控制研究所、番禺珠江钢管(珠海)有限公司、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宇腾自动化有限公司等参与共同建设。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技术、高端机电产品、新能源汽车、交通装备、设备维护。


  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珠海市轨道交通健康运营协同创新中心

 

  2014年1月,由暨南大学轨道交通研究院牵头组织,联合珠海市交通规划研究与信息中心、北车装备工程有限公司、珠海派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等6家单位组建而成。中心主任为着名的铁道电气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钱清泉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监测与预警技术,轨道交通能效管理与运营资源优化分析技术,现代有轨电车装备制造技术以及轨道交通运行环境建设与安全监测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光电信息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北京理工大学、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库通讯(珠海)有限公司、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参与共同建设。

 

  中心协同创新方向为“光电信息技术与应用”,包含“新型激光技术与应用”、“机器视觉技术与应用”、“导航技术与应用”三个子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珠海市智能测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由北京师范大型珠海分校工程技术学院与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共同建设,下含电气安全国家级实验室和玩具检测国家级实验室,具备3C中国质量认证资质,为企业提供产品质量测试认证服务,并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珠海市印制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由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牵头,联合珠海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珠海乐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国家印刷及办公自动化消耗材料检验监督中心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