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晚,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盛典在浙江海宁市举行,揭晓并表彰了民间文学作品奖、民间艺术表演奖、民俗影像作品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等五大门类共计64个奖项。广西共有3部作品获奖,其中纪录片《孙头坡壮族抢花炮》获民俗影像作品奖,舞蹈《金锣舞》、民间节目《壮族板鞋龙》获民间艺术表演奖。值得一提的是,《孙头坡壮族抢花炮》是南宁市民协会员创作、市民协推荐参评的作品,这是设立山花奖以来,南宁市摘取的第三朵“山花”,同时也是广西首部荣获山花奖民俗影像作品奖的作品。
赵普现身为“娘家”主持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与电影百花奖、电视金鹰奖、戏曲梅花奖等同属我国文艺界的最高奖项。因此当天的颁奖盛典吸引了众多民间艺术家共同参与,现场热闹非凡。
盛典开始前,记者在舞台左侧忽然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赵普,他穿着得体的西装,正在默默地背着台词。此前,赵普从央视离职成为娱乐圈热点新闻,关于他离职后的去向也是公众关注焦点。赵普的出现让观众惊喜万分,现场报以一片掌声。
与在电视机里严肃播报的形象不同,舞台上的赵普相当活泼,他还主动向大家介绍自己:“我是赵普,曾经在央视工作10年,也在北京台工作了10年,现在的身份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可能大家都不太了解我的这个身份,其实我在很早之前就加入了中国民协,现在是回‘娘家’做主持。”
纪录片历时4年创作完成
此次广西共有3部作品获奖,均为广西民间文艺工作者深入田野考察、采风,挖掘本土民间文化创作而成。获奖是一件大喜事,每个获奖作品都派出多名领奖人,他们在广西民协有关负责人的带领下“抱团”来到海宁见证广西民间文艺界的这一大事。纪录片《孙头坡壮族抢花炮》领奖代表郑栋、凌日胜、黄秋源均为“80后”,捧着沉甸甸的奖杯站在台上他们都乐开了花。
据了解,抢花炮习俗广泛流行于广西各民族地区。从2012年起,南宁市民协主席郑天雄指导摄影家郑栋、凌日胜、黄秋源等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进入邕宁区孙头坡进行创作拍摄,至2015年共历时4年,记录了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孙头坡壮族抢花炮民俗在当下所表达出的精神情感诉求。
《孙头坡壮族抢花炮》的拍摄得到邕宁区政府的资助和大力支持。创作团队通过镜头探究孙头坡壮族传统的抢花炮民俗礼仪全貌,全方位记录抢花炮民俗事象与村屯(坡)、族群、家庭、个人之间的关系,由外及里,从广度到深度,影像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极具戏剧性和人文温度,艺术地记录了被称为“东方橄榄球”的壮族抢花炮民俗的前世今生。评委们认为,纪录片展示的孙头坡壮族抢花炮民俗事象真实完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广西壮族代表性。
壮族“板鞋龙”惊艳压轴
颁奖盛典融颁奖和文艺演出于一体,其中文艺演出荟萃了民间歌舞、杂技、戏曲等精彩节目。值得一提的是,广西民间节目《壮族板鞋龙》也受邀压轴表演,惊艳全场。当晚40多名演员将“起龙”“龙飞”“板鞋练兵”“师公布阵”“蛟龙出海”5个段落精彩呈现出来,以其浓郁的民族性、优美的观赏性、漫长的历史性打动了在场所有人,现场掌声一片。
颁奖盛典结束后,赵普接受了媒体采访。在谈及哪个节目令其印象最深刻时,赵普说:“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是《壮族板鞋龙》,这个节目很精彩。民间文化面临着继承人少的尴尬局面,传承人一般都是中老年人,而这个节目的表演者据说都是当地的留守儿童,他们的表现让我很惊喜和感动。”
此外,广西另一个获奖作品《金锣舞》是根据瑶族原生态民间舞蹈金锣舞改编、提炼而成,创作者为南宁市民协会员陈广和百色市田东县民间文艺工作者潘仕师,表演者均为农民。据了解,金锣舞流传于田东县,旧时只限用于酬神、祭祀、驱邪等民俗活动,后来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演变为瑶山庆丰年贺新春的一种既是舞蹈又是体育的民间文化形式。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