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北端,北至内伶仃、南至牛头岛的海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出海打鱼的人常常可看见白海豚在海中嬉戏,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下称“白海豚保护区”)负责人介绍,该海域处渔业非常丰富,也孕育了大量白海豚的“食物”,但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看到白海豚的频率有所下降。
作为国内最繁忙的海域,珠江口日均通过船只超过4000艘,为了保护已列入“濒危物种红色目录”名单的白海豚,白海豚保护区应运而生。根据白海豚出现频率高低,总共46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中核心区面积140平方公里,禁止任何有不良影响的船只进入。
已有的资料显示,根据季节的不同,白海豚的活动区域也有所不同,如夏天在靠近香港的内伶仃洋出现较多,到了冬季,又常出现在珠海海域的外伶仃洋。从2013年11起,香港渔农自然保护署与珠海的白海豚保护区开始交换常见的海豚相片资料,“约几百只白海豚有了‘两地’身份编码”,白海豚保护区负责人介绍,如记录在册的编号为“CH34”的白海豚在香港的编号为“0548”,分别在两地都拍到上百张照片,从两地的研究分析,发现这只白海豚生活非常有规律性,身体已经纯白,“估计年龄约40多岁”。
每年拍摄20多万照片
“2013年时,资料库已有1690只白海豚,去年时增加到1985只。”白海豚保护区负责人表示,这个数字中也可能包括已经去世的白海豚,今年的数据还未最后统计,但从已有的资料看“今年的数据将增加不少”。
真正开始记录白海豚数量是从2010年开始的。研究人员根据白海豚背鳍的形态建立档案,“每年都要拍上20多万张照片”,白海豚保护区负责人介绍,在这20多万张照片中,可以建档的约18000多张,通过相关软件与往年的照片进行对比,“这个过程全部是人工完成,工作量非常大”。据了解,研究人员在拍照时,还要即时对拍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以记录白海豚的活动位置,从而记录白海豚的活动规律。
由于海底能见度太低,水下监测难度非常大,白海豚的识辨暂时只能通过照片来分析,从2012年可辨识个体1226只,到今年超过2000只,其中10岁左右的中青年白海豚比例较大。据了解,白海豚身体颜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从体色铅灰的婴儿期到布满灰点的少年期和浑身纯白或粉红的老年期,平均年龄30-40多岁。
白海豚保护难题仍多
白海豚保护区负责人表示,白海豚只能在大海里生存,但近年常常发现白海豚误入淡水环境或伤痕累累地搁浅在岸边,“违法捕鱼致渔业资源衰退减少了白海豚食物来源、部分海洋工程令海域环境恶化、途经的高速船只螺旋桨打伤或打死白海豚,均成为白海豚生存的主要威胁”。
在保护白海豚的工作中,因研究人员太少导致工作进展较慢,尤其是白海豚的救治。据了解,目前珠海的白海豚保护区管理局只有12名工作人员,“常常都是一个人当3个人用”。除了人员问题,资金方面也是大难题。这位负责人介绍,一只白海豚在救助中心的生活费用高达每月10万元,2012年时从佛山救助回来的“老白”由于身体状况不佳,需要生活在人工海水的环境里,每一池水需要10万元,每天补给流动水3%,“3个月下来总花费高达80多万元”。如遇上年纪大的白海豚,还需在其食物上花费更多。这位负责人表示,未来希望能建立信息数据,包括遗传数据库、死因分析数据库,对白海豚种群作进一步研究,“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展开保护”。
另外,这位负责人还提到,在海面监控方面,珠江口很多航道直接穿过保护区,且无限速,建议在海上设监控点,一旦监控到有船只超速,执法人员便出海执法。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