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7时许,记者来到粤海关旧址,因楼顶上设有大钟而被广州百姓亲切地称为“大钟楼”。得知钟楼复鸣,不少周围的街坊早早来到粤海关旧址门前等候。
“当,当,当……”8时整,粤海关大钟准时敲响。清脆的钟鸣勾起了不少广州街坊的回忆。80多岁的张伯和70多岁的张姨是老广州,家就住在荔湾文化公园附近。早晨,他们在江边散步时听到了钟声,感到非常高兴。“人都醒神啊!我觉得广州作为一个大城市,就是应该有这个钟声的。”张姨怀念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经常听到敲钟声,而且敲钟前还会先放《东方红》呢!”
据介绍,大钟的原始设计,是每隔15分钟奏乐报刻,整点奏乐报时。然而,因设备的老旧,“大钟楼”因机械故障停鸣,同时钟声频密对附近居民造成了一些干扰,于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打钟奏乐报时的重锤被固定不动,大钟从此停敲。
经过修缮,如今寂静了20多年的钟声再次回响在珠江两岸。“现初步安排,大钟楼每天将会鸣响两次,分别是早、晚8时,每次响8声。”粤海关旧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家住沿江西路的黄先生说:“作为历史文物,大钟还是敲起来比较好,只要不影响夜晚休息就可以了。”
“听到钟声响起,我既惊奇又感到很开心,每天重复的工作有些枯燥,而定时响起的钟声能为我提神醒脑。”在西堤码头负责渡船检票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开设博物馆盘活老海关
2016年是“大钟楼”建成100周年,广州海关以粤海关旧址“大钟楼”为馆址设立了“粤海关博物馆”,于昨天正式对外开放。这是继北京中国海关博物馆后的第二个海关博物馆,也是第一个直属海关的博物馆。
这座历史久远的建筑,如今依然是它旧时的模样。踏上会吱吱作响的木楼梯、亮着黄光的吊式风扇灯,青花瓷砖。这里的一切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据了解,粤海关博物馆主要进行与粤海关相关文物藏品的征集收藏、文物建筑保护等,深入挖掘粤海关历史文化内涵,彰显海关工作对于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作用。
广州海关关长谢松表示,广州海关将加强与省市地方政府和博物馆的合作,把“粤海关博物馆”打造为一流的历史建筑保护基地、海关文物收藏展示基地、海关职业教育基地、粤海关历史研究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粤海关史专家梁冬梅告诉记者:“这里不仅记载着广州的贸易发展,还见证了广州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粤海关博物馆”以后每周三上午9时至下午4时,都将对市民免费开放,目前共设两个展览,分别是“中国海关历史展”和“粤海关与海上丝绸之路展”。
“大钟楼”——广州建筑之最
“大钟楼”建成于1916年,为英国建筑师戴维德·迪克(David Dick)设计,属于新古典主义古罗马式建筑风格。
大楼坐北向南,共四层,连钟楼总高31.85米,总建筑面积近3300平方米。巴洛克风格的钟楼,放置大型四面机械时钟,内有5个大小不一的吊钟,为1915年英国制造的全机械传动式立钟。百年钟楼见证了中国海关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钟楼”在广州近代建筑史上拥有许多之最:最早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之一;最早采用垂直电梯的办公大楼之一;最早采用进口瓷片、马赛克进行室内装饰的建筑物之一;最早设立走火梯及逃生通道的办公建筑之一,至今仍然可以满足消防需要。
链接
国际邮件通关业务
15日起可网上办理
邮件在海关处理到了哪一步、行邮税必须得上门收取、退运包裹需要向海关提供相关纸质材料,在“互联网+”时代,国际邮件通关业务相关流程繁琐、信息滞后受到各方诟病。
广州海关联合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1日对外发布称,将于今年1月15日正式启动“互联网+关邮e通”改革,在全国率先将国际邮件通关的主要业务迁移到线上。
这意味着市民通过互联网就可以随时随地便捷办理申报、纳税、退运、查询等各项国际邮件通关业务。“海淘”将享受更加快速、便捷、公开的通关服务。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