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热议全国政协将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活动
昨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代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2016年政协将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活动,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进一步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实现“中国梦”。参加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长期致力于孙中山研究的专家学者表示,当前,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重温孙中山的革命历程有重大意义。尤其是从全国的角度看,广州的孙中山历史遗迹最多,保护好、利用好可大大提高广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纪念孙中山先生,继承他实现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遗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委员热议
纪念中山先生诞辰
将促进两岸交流
广州日报讯 (记者贺涵甫、赖伟行、廖靖文、申卉)“广州是孙中山先生最重要的根据地之一,在这里,他最初实践了自己的理想,并留下了‘黄埔军校’等影响几代人的‘遗产’,弘扬孙中山先生的理念和精神,对广州来说意义尤为重大。”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李崴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国民党元老李济深的外孙。多年来他一直不遗余力推动纪念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等活动。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全国政协将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活动,这令他感到十分振奋,广州有很多内容可以准备。
多地准备举办纪念活动
“其实一年前民革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并向全国政协多次建议。”李崴表示,民革去年已经多次走访广州、中山等地,和中山市有关领导就共同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系列活动进行广泛商讨,初步定下了10个左右的主题活动,比如诗词大赛、论文理论研讨会等。“此外,江苏、广西等地也表达了想一同举办的愿望,中山大学也会进行一系列的理论研究成果发布,活动会非常丰富。”
李崴还盼望海峡两岸共同举办纪念活动。“我今年计划去一趟台湾,和当地的有关人士聊聊这种可能性。如果这一愿望成真,对孙中山先生的纪念意义就更加重大了。”
两岸同胞共同缅怀中山先生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还有另一层更深的用意,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在转型,正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要求我们各级政府和各经济实体发扬‘天下为公’的精神,共克时艰、凝心聚力”,李崴告诉记者,这些内容民革都会在系列论文学术研讨会中努力呈现出来。
“举办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必将引起包括广大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儿女积极响应。”全国政协委员郑广台是台盟广东省委副主委、广州市台联会长,他昨日表示,缅怀与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直是两岸交流的重要纽带。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纪念活动,应该有台湾同胞的参与。对于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孙中山先生是两岸同样崇扬的伟人,很多台湾来大陆参访的团体,包括不少台湾青年,一来到广东,就提出参观中山故居,到广州,就想到中山纪念堂去看。”郑广台认为,广州是孙中山先生生平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地,也有中山纪念堂、中山大学等一大批重要纪念地,广州可以借助这次纪念活动,进一步团结凝聚广大的台湾同胞,为穗台两地交流发挥更大的作用。
代表建议
在伟人故里集中展示“中山精神”
中山市翠亨新区是孙中山的家乡,从去年开始,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中山纪念中学原校长贺优琳就提出《关于将中山市作为国家举办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定点城市的建议》。今年,贺优琳又提出,希望借此纪念活动的历史契机在中山市翠亨新区矗立高大、宏伟的孙中山雕像,使之成为国家此次纪念筹备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贺优琳认为,孙中山文化在两岸交流中有着无可替代的独特影响力,对凝聚海内外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特别是深化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他介绍,2007年,中山提出孙中山文化概念,作为城市的第一品牌,创设了全球性范围的“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在孙中山先生诞辰的11月12日前后一周设立孙中山文化节,这已成为广东省的重点文化项目。国务院台办最近还批准中山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基地,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也永久落户中山。目前,以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纪念馆、中山纪念中学等一批以孙中山为题材的历史文化资源每年吸引上百万人次的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旅游、瞻仰。
“但伟人故里却缺少一个能够集中体现孙中山精神特质的东西,缺少集中展示‘中山精神’内涵的标志性建筑。”贺优琳说,世界各国的诸多名人雕塑广场和蜡像馆等,都是该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形象代言人”。因投入少、见效快,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也竞相矗立历史名人雕塑,地域标识感和文化认同感明显增强。为此贺优琳建议,在中山市翠亨新区矗立孙中山雕像,使之成为国家此次纪念筹备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弘扬“中山精神”和粤剧艺术结合
“纪念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共同建设中国梦,是我们艺术家的责任和追求。”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倪惠英表示,孙中山先生是国人的楷模,粤人的骄傲。以“开放、包容、务实”闻名的广东文化属于海洋文化,广东这片热土孕育了孙中山先生。
倪惠英表示,不少艺术家以优秀的艺术作品纪念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和伟大精神,粤剧界也屡有佳作。2012年,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广州粤剧院创作、排演了《孙中山与宋庆龄》,戏中描写了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美好爱情、对革命的坚定信仰,在羊城国际粤剧节公演后获得好评。
倪惠英希望,粤剧界创作和排演纪念孙中山题材的剧目,将弘扬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和推介粤剧艺术结合,取得优秀的传播效果。
广州是孙中山先生生平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地。1886年秋,孙中山第一次来到广州,进入博济医院(现在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学医。“广东咨议局”为其两次宣誓就职之地;位于文明路“国民党一大旧址”,是孙中山召开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国共合作的重要见证地。
逾百年后的今天,广州的大街小巷依然留存着许多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旧址和遗迹。经专家初步统计,目前广州与孙中山先生相关的广州革命活动的旧址和遗迹超过40处,大部分保存完好。在每一处遗址,都曾经发生过一幕幕扣人心弦、可歌可泣的壮烈故事。
在广州沿江西路,以“孙逸仙”命名的孙逸仙纪念医院,医院最显眼的位置至今还竖立着“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的纪念碑。这里正是孙中山1886年第一次来广州“南华医学堂”的学医之地。开设于当时“博济医院”之内的“南华医学堂”不仅是我国最早的西医学堂,而且是中国第一所男女同校的新式学校,曾培养出中国第一批西医生。传说,孙中山幼年在香港求学,眼见“江湖骗子”卖假药欺民,甚为愤慨,因此立志行医救人。
从“医人”过渡到“医国”
在位于上下九附近的冼基东街,孙中山先生曾经开设“东西药局”行医救人,这里曾经是远近闻名的“中医街”。孙中山学西医,而民国时期盛行中医,孙中山“中西结合”创立“东西药局”。在东西药局行医期间,孙中山结交了不少当地知名人士,还曾邀请热心救国的陈少白帮助料理药局。
行医这段时期,正是孙中山从“医人”到“医国”之过渡期,正如他自己所说“余卒业之澳门、羊城两地以问世,而实则为革命之开始也。”
先烈路见证轰轰烈烈革命史
中国唯一一条以“先烈”命名的道路是广州不到2000米的先烈路,路旁除了葬敛着七十二烈士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外,沿途还汇集朱执信墓、邓荫南墓、张民达墓、邓仲元墓、兴中会坟场和十九路军坟场陵园等共20多处近代革命先驱墓址。这些烈士墓群几乎全部与辛亥革命及英烈人物有关。
遥想当年,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创立兴中会起,至1911年武昌起义之前,组织过多次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最为悲壮的就是辛亥年三月廿九日(1911年4月27日)发生在广州的广州起义。
历史不会忘记,武昌起义之前,孙中山在广州发动的武装起义多达3次,除了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外,还包括1895年以陆皓东为首的乙丑广州起义及1910年的新军起义。
孙中山在广州三建政权
从1917年首揭“护法义帜”起至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孙中山在广州三建政权。广州既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发轫之处,也成了他的最后经营之所。
1917年孙中山第一次举起了护法义帜。在位于长洲岛的黄埔公园旧址内,孙中山在此接受大元帅印。在援闽粤军将桂系军阀逐出广东后,1920年11月孙中山重返广州,第二次在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