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文旅 — 总理报告为苏州发展指明方向
总理报告为苏州发展指明方向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6/3/6 10:41:44  阅读[1649]
  昨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会后,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在江苏代表团住地接受了采访,畅谈聆听报告后的感受。

  民生、生态、发展

  报告中三个关键词

  让他最为印象深刻

  “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认真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系统总结了‘十二五’时期发展成就和经验,深入阐述了‘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和任务,全面部署了今年各项工作,是一个主题鲜明、内涵丰富、亲民务实、振奋人心的好报告,对我们谋划好‘十三五’的发展、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周乃翔代表说。他告诉记者,报告中,有三点让他最为印象深刻。

  其一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很大的篇幅讲了民生问题,要求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提出要保障改善民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并从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作了具体部署。这让周乃翔代表感触很深,他说,对于苏州来说,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解决好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这两个问题。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例,尽管苏州走在全国前列,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要看到还有不少欠账,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强富美高”新江苏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下一步,苏州将把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今年和“十三五”工作的重点,让人民群众共享苏州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成果。

  其二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总理在报告中强调,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以眼下受热议的大气雾霾治理为例,报告明确,到2020年,大气雾霾治理要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周乃翔代表坦言,对比这一目标,苏州仍有一定差距,下一步苏州将继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把握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与平衡点,真正让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普惠群众。  其三是在对2016年工作和整个“十三五”时期的谋划中,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了要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处理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这对苏州这样一个GDP达1.4万亿、地方财政收入超1560亿的地级市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另外,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强调,要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这也是苏州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周乃翔代表说,苏州原来的工业、开放性经济体量规模很大,但是怎样把传统要素驱动转换成为人才、创新等新引擎驱动,是一个重大课题,下一步我们要在这方面抓好落实。

  争取3月文件率先出台

  6月实践率先见效

  苏州结构性改革工作要“率先破题、率先落实、率先见效”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好‘五大任务’,是今年和‘十三五’时期苏州需要着力来落实和完成的历史性使命。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推进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具体要求,为我们推进结构性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周乃翔代表说。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问题为导向的精准施策、攻坚克难的果敢担当和统筹兼顾的宏观驾驭,是保证全年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的关键之举,也是引领发展新常态、推进转型升级、持续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长远之策。省委书记罗志军,省委副书记、省长石泰峰在今年我省两会参加苏州代表团审议时,要求苏州在推进结构性改革工作上要“率先破题、率先落实、率先见效”。周乃翔代表说,苏州作为全省全国发展较快的地区,较早地碰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反映在苏州,表现形式、轻重缓急也各不相同。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加紧研究制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落实“五大任务”的实施意见,争取3月份文件率先出台,到6月份实践上率先见效,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培育新的增长动能,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周乃翔代表说,去产能方面,苏州一方面要深入排摸落后过剩产能,明确任务清单,今年计划再淘汰600家企业。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坚持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紧密结合,以产业提升优化经济结构,以自主创新引领转型升级,推动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去库存方面,苏州将在着力解决区域、结构不平衡的基础上,统筹供给需求双向发力,合理确定开发规模,适当控制新建,平衡供求关系,促进我市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去杠杆方面,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企业正常的资金需求,确保政府债务平稳衔接,确保重点企业风险平稳下降。降成本方面,苏州将在不折不扣落实各类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加紧研究出台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融资成本、降低用工成本、降低信用成本等方面的20条政策举措,努力通过制度性安排来降低制度性成本。补短板方面,对照上级要求和群众期待,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抓“真金白银”硬投入,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比例,切实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织密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拉平区域差异,普惠包括外来人口的全体居民,优化供给效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