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建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是整个考研政治各学科中理论性最强的一个学科。这部分内容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个是它的理论性,在考研政治试卷涉及的各个学科中,它是理论性最强的一个学科。它所阐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包括列宁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理论分析,它的各个章节、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着比较严密的逻辑关系,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另一个是它的一般性,它虽然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其中的许多内容都具有一般性,即对于社会化大生产、对市场经济是完全适用的,可以用来分析说明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某些问题和现象。
考虑到上述两个特点,尤其是考虑到近年来考纲中《政治经济学》部分内容变动较大,增加了许多知识点,本学科在试卷中的分值也有所提高,同学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一学科的内容时,应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要注意对本学科中各章节所阐述的基本理论、概念、范畴、规律和观点的全面系统把握。由于本学科自身的理论性比较强,概念、观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比较紧密,考生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有关的知识点。事实上,在每年政治试卷“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的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约25%)属于直接考查基本概念、范畴和规律;甚至某些主观性试题的回答,也要求以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为基础,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的有关理论和知识,去分析说明现实经济运行中的现象和问题。
2.对某些重要的概念、范畴和规律,要力求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即不仅要知道概念、规律本身的含义,还要进一步把握这些概念、规律本身的来龙去脉,了解这些概念、范畴、规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是因为,在历年政治考研试卷中,政治经济学部分的试题,往往并不是简单地考查某个概念、范畴和规律,而是把几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范畴放在一起,要求考生分析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一点在多项选择题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多项选择题往往又是难度最大、最容易失分的一个题型。
3.要在平时学习中就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即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现象、问题以至党的有关方针政策。由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部分内容本身就具有一般性,可以用它来分析、说明和指导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并且近年来考纲中还增加了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因此,在试卷出题时,往往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现象和问题。例如,在2001年试卷中有一道材料题,要求运用价值规律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邯钢成功的经验及其原因。又例如,在2002年理科试卷中有一道材料题,要求考生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国应有的基本对策。4.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融会贯通。近年来考研政治试卷命题的一个明显趋势,是往往给出一个或几个材料或观点,要求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分别加以分析和说明,考生要重视这一命题趋势。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来说,要特别注意它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有关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部分的联系。预计今后试卷中有相当一部分试题,会要求考生综合运用这两个学科中的有关知识、原理去加以分析说明。这是因为,我们现在从事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是以发展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它必然要求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自身的规律办事,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就是在分析和阐述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律和相应的概念、范畴。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命题规律及命题趋势分析
1.从近年来的试卷出题情况看,每年必出单选题、多选题,并总有一道10分左右的材料分析题;从试题分布情况来看,第二、三、四、六章很重要,各种题型的命题比例都比较高;第一章只出过3次单选题;第七章往往和“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联系在一起出跨学科的综合材料分析题。
2.近年来在试卷出题中往往偏重对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考核,尤其是其中关键点、细微点的考核。例如在考查“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时,要求考生精确把握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细微点。
3.政经中的多选题和材料分析题,在试卷出题时往往采取了跨章节出题的模式,即不是考察某个孤立的概念和观点,而是考察不同章节讲到的一些原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命题在考察第二章“价值规律”这一原理时,往往和第六章“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政府宏观调控”等内容结合起来出题。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