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第三方教育咨询研究机构麦可思公司发布了《2009届教育类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分析报告》。通过对比发现,2009届教育类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和平均月薪均低于非教育类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调查显示,2009届教育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与非教育类专业基本持平,均为88%左右,而教育类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0.9%,明显低于非教育类专业(85.4%)。从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来看,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教育类专业(分别为2165元、1548元)均低于非教育类专业(2372元、1898元)。其中,教育类专业本科毕业生选择毕业后留在教育行业内工作的比例仅为56.8%,教育类专业高职毕业生的这一比例为65.8%。
调查还发现,2009届教育类本科毕业生更多来自农民与农民工家庭(45%)和无业、退休人员家庭(13%),与非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相比分别高5个和3个百分点;来自管理阶层家庭的(9%)比非教育类专业毕业生低6个百分点。就高职高专而言,也呈现出教育类专业毕业生更多来自无业与退休人员家庭(14%)的特点,同比非教育类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高出4个百分点。
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较低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2009届教育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72%)低于非教育类专业本科毕业生(76%)4个百分点。“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35%)、“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24%)和“课程数量和类型不合理”(17%)是教育类专业毕业生认为大学培养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麦可思高校咨询顾问马妍表示,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较差,是由几种不同的情况造成的: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其学历层次偏低,并不能完全满足教育行业对教育从业者的要求,导致很多人迫不得已转向非教育类行业就业。本科院校毕业生虽不存在这一问题,但麦可思的研究显示,87%的教育类专业本科生期待在地级以上的城市就业,只有13%的人愿意在区县就业。为了能够在较大的城市工作和生活,他们宁愿选择非教育类行业就业。
马妍认为,相关政府部门除了要加大对于地级城市以下的地区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和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外,还必须注意目前人口缩减、学校生源下降对教师需求量产生的影响。她建议下一步教育改革中,可以考虑参考西方国家学校的“小班制”教学模式,降低生师比。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教育类毕业生以及现任教师的就业压力,提高其就业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老师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要求和加强师生间的联系,提高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