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体育 — 国民经济 第二个五年计划 和三年调整
国民经济 第二个五年计划 和三年调整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1/6/25 9:13:22  阅读[9386]

  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年至1962年)和三年调整(1963年至1965年)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辛探索。8年间,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意气风发、勇敢前行,克服了重重困难,突破了重重阻力,进行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创造了许多举世瞩目的业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和斗志。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上正式通过了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该报告指出从1958年到1962年5年内的主要指标是:工业产值增长1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钢产量1962年达到1060万吨到1200万吨,基本建设投资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由“一五”计划时期的35%增长到40%左右,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一五”计划时期增长1倍左右,职工和农民的平均收入增长25%到30%。

  与此同时,报告还确定了这5年间的5项基本任务。即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商业;努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但由于1958年以来受到冒进思想的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已不能按照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继续发展,国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家计委《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提出了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

  1962年上半年,全党集中全力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党中央从实际情况出发,认为在今后三年内,仍需继续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从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社会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看,按当年价格计算,1965年社会总产值达到2695亿元,国民收入达到1387亿元。以“一五”计划期末的1957年为基数,在1958年至1965年的8年中,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额达到1627.98亿元,投产大中型项目936个。1965年同1957年相比,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钢增长1.29倍,达到1223万吨;原煤增长77.1%,达到2.32亿吨;原油增长6.75倍,达到1131万吨。农业产品产量方面,棉花增长27.93%,达到4195.5万担。

  在工业建设方面,以1965年同1957年相比,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投资按原值计算,增长了1.76倍。新建、扩建一大批重要企业,如10大钢铁厂、一批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厂,几十个煤炭企业和发电厂。其中,武汉、包头两大内地钢铁基地主要在此期间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也在此间开始建设,鞍山钢铁基地在这个时期得到扩建。

  石油工业发展更是取得特别突出的成就。1959年,我国地质工作者在东北松辽盆地找到工业性油流。1960年,在最困难的时候,党中央决定从各方面抽调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集中力量在茫茫草原上进行勘探开发,在3年多的时间内建设起了大庆油田,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二。随后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相继开发。至1965年,我国国内需要的石油已全部自给,实现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此外,我国交通运输业有了长足发展,从1958年到1965年,全国新增铁路运营里程7900多公里;科学技术的发展成绩十分显着,以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为代表的尖端科学技术,标志着我国在相关领域研究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教育、卫生、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体育等各项事业取得显着成就。

  这些喜人进展和辉煌成就,为后来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这期间建设起来的一些基础设施、基础项目和大中型企业,至今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作用。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