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临近,各种学生装备再次浮出水面,占据了各大卖场的主要位置。除箱包、手表等传统生活品外,在某商厦的数码产品区,手机、数码随身听、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成为热门商品。商厦销售人员戏称,数码相机等“四大件”,成了大一新生必备工具。
A
开学消费又成热门
阿桃:眼下,学生开学消费相当火爆,数码产品是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必备装备。
菲菲:想给女儿换个书包,她说不用,旧的还能用。
彩虹:快开学了,我给儿子买个书包,去批发市场批了一些学习用品。
阿桃:甚至还有拿汽车做新生装备的。“8月初有个客户,买了一部售价20多万的汽车奖励给刚刚考上大学的儿子。 ”一汽车4S店工作人员说,“客户跟我说,打算让儿子自己开车去上学。”
家有儿女:那是人家有钱。
田园:我们孩子都还小,可能还好些。
家有儿女:不过,前段时间我们店里5000多元的手机热销,买的大多数是学生。
阿桃:“开学装备”不断高档化和热门化。
清水:我觉得大多是家长的虚荣心作怪,看到别的孩子有,觉得如果自己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就委屈了。
B
开学消费应该适度
清水:现在大都是一个孩子,再加上条件都好了起来,家长为了奖励孩子考得好,表示自己对孩子的爱,那就大方出手呗!我觉得没必要。
阿桃:大一新生刚入学,虽然这些产品在同学之间会显得格外抢眼,但也会给孩子未来4年大学生活带来影响。
静水流深:孩子消费应该适度,过度消费就成浪费了。
阿桃:家长的生活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果家长是适度消费的,孩子也不会攀比。
家有儿女:如果有条件当然可以买高档的装备,就是怕对那些家庭条件一般的新生有影响,以后大家毕竟会在同一个教室宿舍生活,肯定有差别有比较。
彩虹:孩子会模仿,家长是离孩子最近的老师。
阿桃: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宿舍只有三个农村女孩,看着人家大包小包的各种用品,自己心里很不是滋味。倒不是羡慕,反正不舒服。虽然是大学生,但毕竟还不是大人,无形中,孩子还是会比较的。
家有儿女:只要有差别肯定就会有比较,有比较就会有攀比。
C
学会自立更重要
阿桃:俺上大学四年,除了吃穿的钱,很少向家里伸手。关键是家长要教育孩子自立。
十岁男孩子: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怎样认识自己,怎样树立自信,有自信心的孩子就不会攀比。
阿桃:家长对物质要求不要太高,不攀比,孩子对物质的要求就不会高。
家有儿女:如果和同学相差太远的话,有的会产生自卑心理,也不好。
甜甜老爸:其实这是一个人与环境的环环相扣的互动关系:孩子处于一个怎样的环境?如何看待这个环境?如何适应这个环境?
十岁男孩子:看看身边很多人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满足孩子各种要求,再看看结果,就会发现这些人其实很没自信,所以生活需要自信。
家有儿女:比较和攀比是不可避免的,看你怎么去看去理解,同样是买电脑,我家小弟就坚持到毕业,自己挣钱买,这就是不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结果。
D
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家有儿女:叔叔家的一个女儿,上大学的时候连手机都没买,可是到学校一看,学校老师通知和作业内容全是发到学生手机上,不买不行。
阿桃:如果家庭条件许可,孩子也真喜欢、需要,该买的用品还是要买。
甜甜老爸:家长的容忍度也应该高一点,像手机,现在普及了。当手机成为必需品的时候,就不是攀比。重点是孩子需要。
守望白云:简单的日常所需应该满足孩子。
家有儿女:如果学习用得上,当然可以买,也必须买,不过像数码相机之类的,就没必要了吧,这对学习不是必需的。
菲菲:根据实际情况吧!学生需要,家庭经济条件允许,添置一些装备也无可厚非,不是攀比就好。
守望白云:我家儿子很少和同学在物质上攀比,偶尔比也是比谁家买的书多。
家有儿女:我们家买电脑就是被老师逼的,女儿小学四年级的那个老师,经常让学生查什么电脑上的资料,还说要是家里没电脑的话,可以去邻居家亲戚家或让爸爸妈妈在单位查,那个时候经常在单位替女儿查资料打印,最后只好买了。
甜甜老爸:手机不说了,现在家里买电脑应该算是最基本的设施了吧。
帅帅妈:现在手机、电脑都是必需品了,非奢侈品。但汽车对学生还算是奢侈品。也许过几年也成了正常的消费。
甜甜老爸:我家孩子小学一年级开始用电脑写博客,现在经常按老师要求用百度查资料。
阿桃:学生和家长,都应充分考虑实际需要和家庭负担能力,要树立正确消费观,适度消费。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