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 — 乡镇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及教育对策
乡镇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及教育对策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5/1/28 10:59:31  阅读[9620]

  代强

  随着进城务工农民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这个新型特殊群体的人数也在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和安全教育问题,正在日益凸显,亟待引起社会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寻求解决日益突出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法措施,我们对奎香乡的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走访了部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教育工作者和专门从事妇女儿童工作的人士,形成了如下思考。

  一、留守儿童身上显现的问题

  (一)亲情缺失。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影响很大,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是在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成长。监护人大多年老、体弱、文化程度低、见识少、负担重。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许多孩子还承担起家庭的全部家务,他们的父母忙于挣钱,自己和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对自己的教育、成长都无人关心,使自己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因感情缺失而变成“早熟的大人”。

  影响之一:由于父母在外务工,经济较为宽裕,平时无法亲自照顾孩子,自然会产生亏欠负疚感,于是就采取多给零花钱的物资加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催生了留守儿童的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互相攀比乱花钱,从小摆阔气的不良习惯。父母给的少的那部分留守儿童则催生了他们的“拜金主义”错误思想。

  影响之二: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多数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生活,年龄差异太大,没有共同的活动,缺少共同语言,关爱减少,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缺失,留守儿童心里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爷爷奶奶从安全角度考虑,很少让其外出,故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每况愈下,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大多数留守儿童均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大多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随着留守儿童年龄增大,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要求,他们对现时的留守生活方式越来越不满意。

  (二)监护不力。留守儿童多数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极少部分还请其它亲属监护,他们与这些监护人生活在一起,由于这个群体与留守儿童各方面差异较大,这些老龄人的文化水平较低,大部分是文盲,不但对留守儿童学习上的问题不能给予切实的辅导和帮助,而且年龄差异一般都在50-60岁,在对新生事物的认识上,以及心理方面、生活方式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代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老龄监护人的思想观念与留守儿童的思想观念截然不同,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只会用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存在许多弊端。另外,这些老龄监护人,大多还需承担全部的家务和农活,没有时间和经历去关注和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长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孩子的学习成绩普遍差就成了必然的现象。

  (三)家庭教育缺失。首先,容易导致性格缺陷。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联系,得不到完整的家庭爱的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遇到困难得不到父母的感情支撑,很容易出现性格缺陷,表现出任性、冷漠、自卑、内向、孤独、柔弱的现象,更有甚者对父母产生怨恨、逆反心理严重。少部分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无限制放纵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凡事对着干,一切以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其次,容易引发心理障碍。留守儿童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心理的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认识,有时会产生一些烦恼和冲突,他们需要正确的疏导和通畅的倾诉和交流,而因留守远离父母,缺少与之交流沟通的机会,而监护人又因隔代原因,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较少,或根本不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长期如此往往极易引发他们的情感脆弱,自暴自弃、自私焦虑,悲观消极闭锁的心理疾病。

  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后继者是否健全完整的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各部门都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社会层面的对策

  1、加大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宣传力度,使大家进一步认识留守儿童问题是全社会应关心的问题,是全社会的责任,争取社会各界都关心、支持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

  2、充分发挥媒体、新闻报刊作用,加强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破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

  3、通过宣传途径,对外出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让留守儿童家长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教育功能,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二)政府层面的对策

  1、各级政府应从政府的职能出发,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提高到事关培养我们事业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加以重视和关注。

  2、各级人民政府要制定教育管理留守儿童工作的办法和措施,上级政府应对下一级政府规定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要把重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作为效能政府建设中的一项硬性指标进行考核,促成各级政府共同关心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3、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监护体系

  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监护工作网络,组织有帮扶能力的党员、教师、村组干部、离退休干部和社会热心人士,做留守儿童的编外义务监护人,建立联系户,关照留守儿童的家庭、学习和生活,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委托管理人联系沟通,弥补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对其健康成长的影响。

  4、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善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办学条件。

  目前,乡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办学条件不足,特别是小学寄宿生很少,使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地发挥。政府应在农村中小学加大寄宿制办学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尽量为留守学生提供优越的成长条件。

  5、政府应该督促各种社会群团组织,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是民政部门应该从相关经费中,对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给予适当的照顾。二是妇联要牵头组织开展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的亲情联系沟通制度。三是共青团要认真抓好少年先锋队工作,通过多种少先队活动形式,把留守儿童紧紧团结在少先队之中,不让他们在课余时间里,受到歪门邪道的影响。

  (三)学校教育层面的对策

  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方法。

  1、学校应以“三生教育”为主线,设立留守儿童辅导站,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加强教师与留守儿童心理沟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强留守儿童与教师接触的机会,以弥补亲情的缺失能从师爱方面得到补偿,让留守儿童多与群体融洽,排遣他们的孤独与寂寞。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留守儿童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2、学校要定期对监护人进行教育方法技能培训,帮助监护人树立责任感,建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包括学习档案和品德成长档案。保持和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客观真实的向家长通报留守儿童在校情况,家校共同及时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4、学校要对特殊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帮助。对已经产生不良行为的留守儿童,不能歧视,要用学校教师更多的爱去感染教育他们,要细心做好心理疏导教育工作。对学习成绩差的留守儿童,学校应采取“开小灶”的方法,实施教师承包辅导,同学结对帮助等方法,不让他们掉队。对于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学校要在医保经费上给予更多的减免和补助,使其能安心学习。必要时学校可以发起倡议进行捐助,帮助他们战胜困难,与其他小朋友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成长。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