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发改局公布的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认为,第一季度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但从近期的调研中发现,全市经济运行中存在七大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问题1:土地供应紧张制约经济发展
问题信息显示,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过分依赖依然比较突出,土地供应紧张明显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不少镇街反映,由于用地指标无法及时落实而被迫放弃的投资项目为数不少,其中不乏大项目。
发改局建议统筹利用土地资源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逐步破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前不久,东莞被认定为“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东莞要抓住这一机遇,继续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同时加快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近期调研发现,由于国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加上东莞土地利用规划滞后于城建规划,各镇街普遍存在因无用地指标影响项目引进的情况,但各地闲置的土地和空置的厂房也不少,尤其是村一级。因此,当务之急要放在对闲置土地的处理、提高现存土地的利用率和对空置厂房的整合利用上。
问题2:电力供求缺口大影响企业生产
问题据统计,2月份全市电力缺口达200万千瓦,而3月份预计将达300万千瓦。发改局认为,电力供求缺口很大,已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目前,企业生产用电普遍实行“开四停三”,这样严峻的供电形势在第一季度就开始出现,前所未有。不少企业为留住已有客户和熟手工人,不得不自备发电机发电维持生产,不但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由于发电电压不稳定更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发改局建议采取措施鼓励现有地方电厂多发电。据一些镇街反映,由于发电用的柴油、燃料油价格不断攀升,目前地方电厂上网发电1度要亏损0.1元以上,为减少亏损,有关电厂只好少发电,有关部门应考虑提高购电价格或进行相应的补贴。建议想法争取南方电网增加电力供应,并多渠道组织供企业自备发电机发电的柴油货源。同时要加快推进重点节电工程,严格限制高耗能项目的引进,加快关停并转高能耗企业,并加快推出阶梯电价政策。
问题3:多种因素使企业利润空间缩小
问题第一季度的经济形势显示,伴随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前期出口政策调整、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实施等影响的进一步深入,不少产品(如家具、服装等)出口需求下降、订单明显减少、业内竞争加剧,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工业生产大受影响。
发改局今年将是企业经营比较困难的一年。建议对企业做好贴身跟踪服务,并进一步简化各项审批手续和环节;要帮助外资企业拓展内销业务,扩大内销比例,提高抗击国际经济波动的能力;对目前的所有收费项目进行清理,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并积极推动外资企业转型升级,加强政府对转型的资助。
问题4:劳动争议和纠纷大幅上升
问题据介绍,《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争议和纠纷同期大幅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加。据了解,第一季度围绕劳动法出现的劳动争议和纠纷大幅上升的原因包括劳动者对《劳动合同法》的理解不到位或误解、企业确实存在未履行《劳动合同法》的现象等。
发改局建议有关部门采用广大劳动者容易理解的方式加大对《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同时要加大对违法企业的监督、处罚力度,加强调解和仲裁的力度。
问题5:CPI连续上升影响群众生活
问题据统计,1—2月份全市CPI上涨7.3%,消费品价格指数上升9%,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升9.3%,并呈绝大部分大类商品价格同时上涨态势。
发改局CPI的连续上升,已经给群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预计近期物价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要严格控制政府提价措施,整治突出民生价费问题;要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组织供应,加强价格监测和市场监管。
同时要加强重要物资的储备,确保主要物资的市场供应,并健全低收入群体生活补助随物价上涨而增加的机制,完善职工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
问题6:灾害天气致农作物大幅减产
问题受1月下旬至2月中旬罕见的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影响,东莞农作物受灾面积7.5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1.11亿元,受灾鱼塘面积7.17万亩。预计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将大幅降低,荔枝、龙眼、香蕉、水产等将大幅减产。
发改局建议做好农业复产和农民增收工作,要加强对复产的技术指导,市一级的资金补助要按时发放到农户手中,有条件的镇街可增加相应的救济补助,同时加强种苗、鱼苗和农资的供应,并稳定相关价格。
在近期调研中,不少镇提到市“40—50”就业补贴政策中关于年龄的限制定得过大,不切合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提出适当降低年龄段的要求,如“35—45”。对此,建议有关部门加以研究,加强对农民就业的培训,继续实施就业补贴。
问题7:常住人口基数增加减排任务更重
问题第一季度经济形势显示,由于去年以来省重新核定了东莞的常住人口基数(增加约18万人),并在新基数上增加了减排任务,今年东莞减排任务更加繁重。
发改局减排任务是省政府下达的约束性指标,一定要完成。有关部门要建立科学的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严格限制高排放项目的引进,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减排,加快关停并转高排放企业。
建议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和配套截污主干管网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医疗废物工程和潲水集中处理厂建设。加快落实燃煤燃油锅炉安装脱硫、固硫和除尘设施,加快推进公交车、出租车“油改气”工程,加大财政对减排技术和工艺改造的资金扶持。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