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高钢在美国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学新闻,他看到同学们都在用计算机写稿子,好奇不已。美国老师问他:“你们用什么写新闻?”他回答:“纸和笔。”从打字机时代走过来的老师摇头说:“如果不能用计算机,你们的新闻业将无法发展。”高钢看了看键盘,说道:“感谢你们的母语吧,它只有26个字母,但这样的方式无法承载我们的中华文明。”
又过了10年,高钢在国务院侨办的《华声报》工作。当时互联网已经开始冲击中国,五笔和拼音输入法已经出现,中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计算机屏幕上。高钢如今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他仍然记得当时在采访张朝阳的稿件中,配图是即将腾飞的中关村上空飘扬着的大大的横幅:“全世界计算机联合起来,英特耐特就一定会实现!”
今天,互联网已经深远地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和整整一代的企业,但那高昂的“全世界计算机联合起来”的口号并未成真。原因无他,在缺少快速而有效的互联网翻译技术的背景下,中文和其它语言的沟壑远未填平,信息在互联网中的交流存在着无法弥补的先天障碍。
也许往后展望10年,互联网的先天鸿沟将不复存在,信息的流动摆脱语言的限制,因为,就在今天,互联网翻译正在发生蜕变。
中文输入法早在1986年就诞生了,但真正能在互联网翻译上算上一笔的,恐怕还要算是金山公司1998年推出的那款影响深远的软件产品——金山词霸。
金山词霸和其他同类产品的原理很简单:将英汉互译的词典录入计算机,再根据使用者的录入进行判定和词库搜索,找出相应的翻译。现在看起来,它充其量只不过是将实物词典“电子化”了,但就是这款简单的产品,成为了中国第一代互联网用户接触外文网站(当时还仅限英文,后来增加了日文等语言)并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
其后金山公司进一步研究整句和整段的翻译,推出了可以直接翻译整个页面(包括文档和浏览网页页面)的金山快译,很多相似的翻译软件,例如东方快车,也迅速跟进。但几乎所有这些软件都有着致命的缺点:翻译出来的东西基本上“惨不忍睹”——还不如自己动手翻词典琢磨来得痛快。
金山公司后来又建立了叫做“爱词霸”的网站,但其根本仍然是软件工具的思维模式。因为高质量的智能翻译迟迟无法达到,又因为准确的翻译需要调用越来越大的词库,在翻译速度和翻译效果方面,网站面临着难以跨越的一道坎。互联网翻译需要“新思维”。
2005年7月19日,Google进入中国,随后推出了其基于中文版本的“Google翻译”,当中文用户在Google上检索网站或使用工具进行外文浏览时,它能直接将外文网页以中文方式呈现。与金山快译不同的是,Google翻译的技术集合了其庞大的信息资源,根据信息的检索对翻译结果进行最优化的处理,整个过程在底层通过网络完成。它没有客户端,数据库和整个检索、翻译过程全部基于互联网,并利用搜索技术对速度进行了强化。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