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人才 — 南京印象之:南京市民的文化性格及形成的历史背景
南京印象之:南京市民的文化性格及形成的历史背景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09/12/2 18:47:29  阅读[1923]

  “南京市民精神”是在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环境中的南京市民的思想文化观念、性格行为特征和精神品质风貌。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发展轨迹独特、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从市民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视角来考察,南京人的文化性格具有鲜明的特征。
  (一)朴实敦厚
  任何文化都是环境的产物,南京虎踞龙蟠的独特地理形貌,使南京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山水文化的特征。南京自古享有“江南佳丽地”的美称,而佳丽不仅指秦淮风月,也意指南京依山(钟山)傍水(长江)的优越的地理环境,所谓“虎踞龙蟠”也是就山、水而论的。南京城的山、水之胜,培养了南京文化的仁、智性格。中国古代哲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即水的流动让人变得机智聪明,而山的静定则让人变得宽厚大度。过去常说虎踞龙蟠使南京充满帝王之气,但若从文化地理的视角来解读,则南京文化兼有且仁且智的特性,既有因水而生的智慧,又有缘山而生的敦厚。南京文化的敦厚性,又因下面两个因素而得以强化:一是历史上南京主要为稻作地区,古代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不仅是勤劳的,更是朴实的;二是古代南京文明滥觞的久远以及六朝古都的史实,使这里的人们重规守矩,明礼讲信,本份而谦虚。因为历史与环境的原因,南京文化有一种浓郁的憨厚纯朴性。
  (二)包容开放
  从文化样态来审视,则南京文化呈现出“无主调”的兼容涵摄性,一是表现在对内的包容上;二是表现在对外的交流与吸纳上。南京“吴头楚尾”的独特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南北、东西、中外文化交流之所。古代文化区域的划分,当然只是大致的,但以长江为界而分为“江左”(江北)“江右”(江南)两个大的文化范畴,则是被学者所经常采用的。而南京恰好处在长江的边缘,这就使她有可能、也有机会同时浸润楚文化和吴文化。故这里既有吴地的生活习俗,又有北方文化的痕迹,如南京的语言,就既有北方的语素,又有南方的语素。宋以前中国文化的中心在北方,但由于“六朝”建都南京,所以南京自然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中枢;而宋以后,中国文化开始南移,第一站当然是江南的沿江地区、古称“江右”,因南京是明朝的“陪都”,这里的文化氛围更浓,学术活动更多,盘桓于此的文化名流也更多,南来北往的学者大家滞留于此,无疑形成了各种思想的交流和汇融,成为学术的中心。而另一方面,南京也是儒释道思想的交汇之地。中国古代意识形态的主流是儒家文化,这反映在南京的就是夫子庙和大成殿。南京很早以来佛教文化就很兴盛,在魏晋时期还曾一度成为佛教典籍翻译的中心。道教在南京也颇有影响。与异域文明,南京也早就有过接触。南京六朝古都的政治地位,吸引了各种文化汇合于此,同时也使南京有机会与异域文明进行交流。总之,“吴头楚尾”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历史都城的独特政治地位,客观上使得南京文化经历了多种文明的洗礼,容纳过五方八域的风土人情。这意味着南京文化生来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它天生对外来文化就持一种兼容并蓄的态度和立场,而且是从善如流,始终对外来文化保持一种开放性和亲和力。这种文化特性,显然是包含了十分开明、开放的价值取向。
  (三)文明儒雅
  历史上的南京文化是非常辉煌的,可谓达到了典雅纯正的境界。首先,南京文化源远流长。1993年在南京汤山发现的古人类头化石(“南京人”),其年代大致与“北京人”相当,距今已有三十万年的历史。南京文明不仅悠远,而且前后相继,生生不息,形成了自身的传递和演变路径。这在中国众多的文化名城中也是不多见的。根深而后叶茂,南京文化的渊远,也就为其日后的繁盛打下了根基。其次,南京是著名的历史古都,曾长期成为文化的中心。南京作为京城的历史虽然不是最长,但经历的王朝却堪称最多。有学者认为南京是十朝古都,即从“六朝”算起,再加上南唐、明初、太平天国、民国。这种观点有不少异议,但“六朝古都”是公认的。自东吴于公元229年定都于建业(南京)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都曾先后定都于南京,南京作为皇城的历史长达360年之久。在古代史上,大凡都城无不因其为政治中心而成为一国的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六朝古都的南京当然也不例外:这里学校林立,学派众多,人文荟萃,大家辈出;在书法、绘画、诗歌、小说、戏曲、文论等领域,也都取得过独步天下的巨大成就。文化的昌盛自然也就意味着文明的先进,教化的发达,简言之,南京的历史古都地位,决定了这里文化素养的深厚。其三,古城南京的历史沧桑,又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浓郁的风雅之韵。自古南京就是政治风云际会之地,钟山风雨,阅尽人间沧桑,每次历史顿革,总要留下深深的烙印,所以金陵历来成为怀古抒情的胜地,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都喜“金陵怀古”,抒发历史之幽情。这些都足以说明,南京是一座有品味的文化名城。近代孙中山先生,首创民国,定都南京。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孙先生平生致力于鼓吹“天下为公”,倡导博爱平权,他曾手书“自由、平等、博爱”,后来被刻上了中山陵陵墓大道的石坊上。因孙先生的提倡,“博爱”思想融入了南京文化中,构成了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历史环节。不言而喻,涵养深厚、儒雅淳正,崇尚博爱理念的南京文化,无疑是我们建设新时期市民精神的文化沃土。
  (四)奋发进取
  从政治上来看,南京是座充满历史悲情的城市,这里上演了一幕幕“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王朝变革。其间尽管有失败和沦落,有血雨和腥风,但更有敢做敢为的雄起与冒险。南京“帝王之州”的变迁史,既使南京文化有着消极的颓废面,但却也使它带上了一种奋发进取的情愫。如以标新立异而著称的魏晋人物,著名的改革家王安石;近现代还有大教育家陶行知等。凡此种种都表明,南京文化中从来就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有一种“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进取精神,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首倡精神。当然,这里的例子主要是一些文化名人和优秀代表,并不是说历史上每个普通市民都达到了他们的同样高度。事实上,随着生活的安定和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北移,许多南京人身上也渐渐滋生了一些不同的性格特征,如求稳怕变,甘居中游。但南京人不是从来如此,也不是全都如此的。在南京人身上还有着另外一些优秀的文化因子和性格特征,如敢做敢当,奋发进取,敢为天下先等,只不过由于岁月流逝和环境变迁等,这些因素受到了压抑,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目前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在市场经济大潮强力推动下,相信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将会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培育。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