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时尚 — 南京娱乐休闲大全:梅花山
南京娱乐休闲大全:梅花山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09/12/4 10:15:00  阅读[1376]
梅花山之观梅轩[/align]   南京梅花山是全国著名的赏梅胜地之一。每当早春时节,梅花山的万株梅花竞相开放,层层叠叠,云蒸霞蔚,使数十万海内外踏青赏梅的游人沉醉其中,留连往返。 梅花在我国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从原产地长江以南扩展至大半个中国。梅花以其冷艳芬芳,清雅高洁的品质深受人们的推崇和喜爱。我国历史上,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关于赏梅的记载,苏、杭、宁(今南京)、成都等地是历史上有名的植梅中心。 [b]一.梅花山的由来 [/b] 明朝的时候,钟山脚下有一处赏梅胜地,叫做梅花坞。据明代万历年间南京国子间祭酒冯梦祯的《灵谷寺探梅记》记载:“越灵谷而东二里许,北行百步,达梅花下。”其位置在灵谷寺东南。 梅花坞是明代宫廷所设梅园,所结梅子供太庙祭祀皇帝的祖宗之用,每株梅树上都悬挂着有“御用”二字的木牌。明代刑律严酷,游人虽多,但绝没有人敢攀枝摘花,因此梅花茂盛,参差错落,不下千株。入清以后,梅花坞逐渐湮没了。 今天紫金山下有一座万株梅园,其规模已远远胜过了当年的梅花坞。万株梅园位于明孝陵前的梅花山一带。梅花山原名孙陵岗,也叫吴王坟,因东吴的孙权葬在这里而得名。据史书记载,这里还有他的前妻步夫人及宣明太子坟,但已无迹可考了。 六朝时候,这里有一处名胜,叫做“商飚馆”,也叫“九日台”。据《肇域志》记载:“九日台在孙陵岗,上每九月九日,宴群臣讲武,以应金气之节。”后来,“商飚别馆”成为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但是现在也早已无迹可寻了。 三十年代初,当时的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将这一带辟为中山陵园植物园的蔷薇花木区,开始植梅。到抗战前夕,已形成一片梅林,春天梅花盛开之际游人络绎不绝。1937年春,汪精卫曾和陈璧君来此赏梅,但当时导报,仍称这里为吴王坟。1944年11月,汪精卫在日本死去,运回南京安葬于此,这才正式改名为梅花山。据史料称:改名梅花山其意不仅是山岗上广植梅花,而是吴王坟在中山陵之侧,汪精卫死后葬于此山,是想让人知道,他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   而将这里改名为梅花山,有效仿扬州梅岭之意(此岭有史可法衣冠冢),目的是妄想与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相提并论。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1月21日派工兵将汪坟秘密炸毁。汪坟平毁后,当时的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主任孙科考虑到梅花山已经成为陵园的重要景点,指示在汪墓原址加以布置,于1947年建造了一座长方形亭子,由孙科题名“观梅轩”。“观梅轩”东西长16米,分为三间,四周设砖砌栏杆,东西两间突出处开出入口,颇尽曲折之妙。梅花山东麓原为汪精卫的祭堂,一直保留下来,现在改为“寿星宫”,为老年游客提供品茗赏梅、弈棋赋诗的休息场所。 [b]二、今日梅花山 [/b]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山陵园管理处在梅花山大量植梅。1958年以后,开辟了一百多亩荒山,大量栽植了猩猩红、骨里红、照水、宫粉、跳枝、千叶红、长枝、胭脂、玉碟、送春等珍贵品种,其中“别角晚水”全国独此一株,尤为珍贵。春季梅花盛开之时,繁花满山,香飘数里。来此赏梅的游人摩肩接踵,高潮时节每天都在十万以上。 为了方便游人,1982年陵园管理处又在梅花山东北新建了一座旅游餐厅,以宋代诗人林逋的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命名为“暗香阁。”餐厅为二层建筑,用餐时可凭窗欣赏梅花山的醉人景色。楼下还有咏梅斋、疏影堂和知春亭,亭、阁之间有曲折、跌落的回廊相接,整个建筑面积约1540余平方米。 1992年以来,中山陵园管理处又在梅花山东侧开辟了一座新梅园。新梅园是梅花山的延续,又是自成一体的自然山水型梅花专类园。全园面积72309平方米,新植梅树2500余株,与原梅花山合在一起形成了千亩园万株梅。同时,新梅园还配植了樱花、合欢、池杉等观赏植物,并铺设草坪,弥补了季节变化而造成的空白,使全园四季有景。园内还开辟了人工水面6672平方米,分成若干小的池塘,形成独特的水景。临池还筑有一座香无涯亭和一座冷香亭,均饰以彩绘,亭顶覆盖黄色琉璃瓦。 新梅园北侧的水池中,有一尊体态娇妍的梅花仙子白石雕像。相传隋朝书生赵师雄游广东罗浮山,日暮时偶入一林中酒肆,见一美女罗衣,言语清丽,芳香袭人,遂与之共入酒肆,谈笑而饮。其实旁有一绿衣童子,歌舞助兴。师雄入兴,酒酣而醉。东方既白,美人不知去向,师雄酒醒后发现自己卧于一株大树下,恍然而悟,美人乃梅花仙子之化身。 新梅园东侧,筑有一座水泥花廊架,小丘上并筑一座白石圆亭,名放鹤亭。北宋的林逋隐居杭州的弧山,植梅放鹤,竟然到了梅妻鹤子的地步。现在他的白石雕像就坐落在放鹤亭南面的水池内。园内铺设曲折的小径,点缀苍劲古拙的清代老梅桩,还有别出心裁的石刻咏梅诗词。园东北侧的小丘上,筑有一座形式独特的双亭,一个取名傲雪,一个取名报春,二亭对角并体相连,形成一座具有两个顶的双亭。双亭用白石构筑,不敷色彩,虽不甚高大,却别有风趣。 1993年春天,梅花山上又新建了一座高大典雅的“博爱阁”。博爱阁由台湾海峡商务协调会会长张平沼先生捐款十万美元建造。这座造型美观的建筑是由东南大学研究所建筑师刘叙杰设计、市建委总工程师叶菊华审定,于1993年7月竣工的。阁内外两层共有16根大红立柱,飞檐翘角,高大壮观。顶为重檐十字脊,仿北京紫金城角楼屋顶造型,四角歇山式屋脊环绕中间的攒尖式正脊,形成极富立体感的独特风格。博爱阁高12米,面积80平方米,平面为方形。屋面铺蓝色琉璃瓦,绘大点盘龙锦杉心彩画。阁正面横匾上“博爱阁”三字,选自孙中山手迹,东侧内立柱上有一幅张平沼先生所书的楹联:“博大精深中外古今齐翘首,爱民救国圣贤尧舜证天心。”其余各立柱上也均有名人题书的楹联。两层屋檐的四角悬有八只风铃,在清风吹拂下发出清脆的铃声,为游人增添了游兴。 史料记载,梅花山原为东吴孙权墓所在地。为了纪念这一史迹,1993年,陵园在梅花山东麓新建了一座孙权故事园。园的中心是一尊高大的孙权石像,底座正面镌刻“东吴大帝孙权”六个大字。石像高3.5米,底座高1.6米,通高5.1米,由南京市雕塑工作室张祥水先生设计雕刻。石像西南侧,有一座扇形的孙权故事画廊。廊分四间,壁上嵌有十二幅孙权故事浮雕石刻:“凤凰白头巧提亲”、“张飞瓜园访孙权”、“孙权慧眼识陆逊”、“鱼翁传授神仙汤”、“助战庆功脚盆鼓”、“以剑试石业将成”、“孙权赌气溜马涧”、“母女下棋点孙权”、“孙权引水惩劣绅”、“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斩案誓抗曹”、“据守江东图霸业”。这些故事大多流传较广,再现了孙权成就一代帝业的历程。同时在孙权故事园中还引种了一百多种日本的梅品种,为梅花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现在梅花山占地420亩,拥有梅花品种200余种,梅花1.3万株,南京梅花山正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人,逐渐成为全国的梅文化中心。 [align=center][img]../manage/upgl/upfiles/200492517228257.jpg[/img][/align]),目的是妄想与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相提并论。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1月21日派工兵将汪坟秘密炸毁。汪坟平毁后,当时的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主任孙科考虑到梅花山已经成为陵园的重要景点,指示在汪墓原址加以布置,于1947年建造了一座长方形亭子,由孙科题名“观梅轩”。“观梅轩”东西长16米,分为三间,四周设砖砌栏杆,东西两间突出处开出入口,颇尽曲折之妙。梅花山东麓原为汪精卫的祭堂,一直保留下来,现在改为“寿星宫”,为老年游客提供品茗赏梅、弈棋赋诗的休息场所。 [b]二、今日梅花山 [/b]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山陵园管理处在梅花山大量植梅。1958年以后,开辟了一百多亩荒山,大量栽植了猩猩红、骨里红、照水、宫粉、跳枝、千叶红、长枝、胭脂、玉碟、送春等珍贵品种,其中“别角晚水”全国独此一株,尤为珍贵。春季梅花盛开之时,繁花满山,香飘数里。来此赏梅的游人摩肩接踵,高潮时节每天都在十万以上。 为了方便游人,1982年陵园管理处又在梅花山东北新建了一座旅游餐厅,以宋代诗人林逋的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命名为“暗香阁。”餐厅为二层建筑,用餐时可凭窗欣赏梅花山的醉人景色。楼下还有咏梅斋、疏影堂和知春亭,亭、阁之间有曲折、跌落的回廊相接,整个建筑面积约1540余平方米。 1992年以来,中山陵园管理处又在梅花山东侧开辟了一座新梅园。新梅园是梅花山的延续,又是自成一体的自然山水型梅花专类园。全园面积72309平方米,新植梅树2500余株,与原梅花山合在一起形成了千亩园万株梅。同时,新梅园还配植了樱花、合欢、池杉等观赏植物,并铺设草坪,弥补了季节变化而造成的空白,使全园四季有景。园内还开辟了人工水面6672平方米,分成若干小的池塘,形成独特的水景。临池还筑有一座香无涯亭和一座冷香亭,均饰以彩绘,亭顶覆盖黄色琉璃瓦。 新梅园北侧的水池中,有一尊体态娇妍的梅花仙子白石雕像。相传隋朝书生赵师雄游广东罗浮山,日暮时偶入一林中酒肆,见一美女罗衣,言语清丽,芳香袭人,遂与之共入酒肆,谈笑而饮。其实旁有一绿衣童子,歌舞助兴。师雄入兴,酒酣而醉。东方既白,美人不知去向,师雄酒醒后发现自己卧于一株大树下,恍然而悟,美人乃梅花仙子之化身。 新梅园东侧,筑有一座水泥花廊架,小丘上并筑一座白石圆亭,名放鹤亭。北宋的林逋隐居杭州的弧山,植梅放鹤,竟然到了梅妻鹤子的地步。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