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办学,起于东汉。我国古代教育的几种形式——太学、府学、县学、书院、义学等,南京都有,而且,在建都于此的几个朝代里,南京还往往成为全国教育的中心。
太学为全国的最高学府。南京的太学,始于东晋。南唐在御街之东、秦淮河滨设国子监。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于鸡笼山下建国子监,至永乐二十年(1422年)监生竟激增到近万人,除本国学生外,还吸收日本、高丽、琉球、暹逻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
府学,是一府之学,相当于省级学校。宋时,南京先为江宁府,后改建康府。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建府学。元有路学,相当于府学。清时,将明国子监改为江宁府学。
县学,是一县之学,为县级学校。上元、江宁、句容、溧水、溧阳诸县,曾属南京,皆有学校。其中以东汉光和年间建立的溧阳县学最早。清时,以宋代府学夫子庙为上元,江宁两县的县学,规模最大。
书院也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最高学府。书院的名称始自唐代,那时不过是作为官方藏书、校书或私人读书治学的地方。而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则形成于宋初,到清末衰颓,有近一千年的历史。宋初,我国首批出现六大书院,坐落在江宁府茅山后的茅山学院,就是其中之一。南京古代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书院是明道书院。明道书院的建立迟于茅山书院十多年,为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所建。其规程礼仪,皆伤效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太学、府学、县学、书院等等,都是比较高级的学校。明初又创“社会学”,按街道为区域,以耆旧之有学行者为师,教育街坊幼童子弟,比较普遍。到了清代,又称“义学”,仍仿明制,按街道以教童稚。后又有称为“义塾”的,体制也大致相仿。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