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拍它的头,就能语音连接家庭所有成员,让老人、小孩这些不方便用手机的人也能玩转微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实用查询功能,问天气、查股票、用搜狗查询问题都不在话下。”在不久前结束的高交会上,由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和腾讯联手打造的小小Q机器人成为了令人瞩目的展会明星。之后,这个机器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去参加北京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据深圳市中科睿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马宇鹏介绍,小小Q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也表现不俗,首日就售出了百余件,“钱景”可观。
三类机器人企业在深发展
“目前,在深发展的机器人企业主要分三类:一是专业机器人企业,主要是经营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等。这类企业大部份处于创业初期,没形成规模化;第二类是通过拓展业务开始涉足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领域的大型企业,该类企业大多是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目前比较成功的方式是通过并购专业机器人企业的方式来发展壮大;第三类是国外品牌产品代理商,特别是工业机器人领域,目前仍是他们垄断了深圳市场。”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介绍。
服务机器人产业表现突出
深圳服务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实力突出,有些企业的每年销量可排全球前三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吴新宇认为,深圳服务机器人取得的成绩得益于深圳本身具备的良好环境。深圳拥有良好的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基础,关键零部件、供应链、加工生产、以及工业设计等环节较为集中,这让机器人生产者在购买元器件、做工业设计时非常方便。
中小企难以承受过高人力成本
深圳狗尾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50多人的小企业,刚结束对产品的研发而进入销售阶段,已拿到一笔可观融资,但提及中小企业目前遇到的困难,联合创始人严汉明坦承:“深圳服务类机器人同质化情况、山寨问题较严重,很多人为了抢风口而进入这个产业。虽然深圳有政策扶持等优势,但类似于我们这种小型企业,并不能完全享受到政府资助。另外一方面,初创企业的资金压力难以支付过高的人才成本。”
突破瓶颈才能稳健发展
“以库卡、发那科、安川电机和ABB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国外机器人企业已占据了深圳机器人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业内人士称,虽然深圳机器人企业呈现迅猛的增长,但仍然存在问题,如本土企业规模偏小,本土品牌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仅在10%-15%,很难与跨国公司相抗衡、创新能力也相较薄弱。
目前深圳仅布局了机器人产业链的部分环节,企业能赚钱的业务集中在系统集成。如何突破瓶颈谋得发展?业内人士介绍,“针对以3C为代表的优势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深圳市机器人需实现智能化柔性制造,强调在一般生产线上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达到柔性制造的目标,即提高生产效率,转产不转线。围绕机器人产业,重点攻关柔性智能控制、高精度精细操作、高灵敏的介入感知和友好人机交互等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并结合深圳制造产业链优势,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零部件和软件平台。”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