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12月19日,谭某撰写《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到4月26日,鸿茅首次对外正式发声,发布自查整改报告,引起轩然大波的鸿茅舆情事件整整过了138天。
谁也不曾想,一篇转载只有两千多次的文章事后引发空前的连锁反响,本身已经跳出医药行业的范畴,上升到老百姓网络热议的社会话题。其间,各路达人纷纷摩拳擦掌,全民“公审”鸿茅的场面蔚为壮观。那个因为大规模广告投放而声名鹊起的鸿茅药酒看上去岌岌可危大厦将倾。但,他,直至4月26日前,没说一句话。一个创造了几十亿销售奇迹的企业真的就这么被唾沫淹死了?
当所有人都等着鸿茅发声的时候,等来了鸿茅的一纸自查整改报告。
以笔者有限经历的观察,好像没有哪个企业,把危机声明做成了“自查整改报告”,这是舆论重压之下的“低头认罪”?细看其内容,却发现这份特殊的声明深有含义。
首先,承认了该承认的。
对于危机本身的源头问题——广告投放与内容,鸿茅态度诚恳的做出了自省,“我公司经过严格自查及深刻反省,认识到鸿茅药酒在近五年的广告投放中存在广告投放量大、下游经销商和零售药店广告违规等问题;企业经营管理过度依赖广告、广告发布管理存在漏洞等问题。我公司对由此引发的媒体争议、社会批评,负有不可推卸的主体责任。“请注意这里的几个关键词,严格自查、深刻反省、存在问题、接受批评、承担责任。没有多余的解释,错了就认错。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是这次事件背后,更多公众希望和愿意看到的态度,也是舆论监督所产生的直接结果。
然而同时,鸿茅坚持了该坚持的。
对于几乎被炒成热词的“毒酒“,鸿茅坚定了自己的立场,” 鸿茅药酒组方中的“制附子、制半夏、制天南星”都是炮制品,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的日服用量,折算成药材剂量,上述药材日用量均在药典规定的安全用量范围之内。因此,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使用鸿茅药酒是安全的。“,同时,附加了数据佐证,” 针对鸿茅药酒的安全性,我公司主动开展过毒性试验、主要药效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和试验结论是安全有效的。根据不良反应中心数据,2004年至2018年2月底,鸿茅药酒共有不良反应报告137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瘙痒、皮疹、呕吐、腹痛等。“
简而言之,产品品质不存在问题,“毒酒”的指责更是没有根据的莫须有之罪。
诚然,产品是否信赖可靠,不是企业自己站出来表态的,但不能忽略的是食药监局在之前同样发话,证明了鸿茅药酒作为国药准字号非处方药的合法合规。而直至目前,也没有因为鸿茅药酒直接产生所谓致癌或者“毒“死人的实际例证。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关于中西医有关”毒性“和临床的探讨在民间从未停歇,单只从鸿茅所公布的不良反应报告看,十几年间100余例,对比抗生素平均2%的不良反应率,明显是低太多了。笔者认为,所谓“毒酒”的定论,如果只是科学探讨就给出盖棺定论的答案,无论中医、西医,这本身都是不成立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鸿茅药酒这份自查整改报告的最前面,表达了对未能及时控制舆情,造成事态扩大,带来社会不良反响的诚挚歉意。“在近期鸿茅药酒事件的舆情发生后,我公司没有认真研判风险,主动发声,主动处置,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导致舆情进一步扩大。由此,给社会各界带来的问题和影响,我公司高度重视并向社会真诚道歉,恳请公众谅解。“不得不说,反思危机漩涡中的中国企业,像鸿茅敢于直面并诚恳道歉的少之甚少,更多或是逃避,要么就大书特书,危机事态的扩大,给自身造成多少多少难以估量的损失,继而拿出“保留诉诸法律权利“之类的强硬态度,本来可以转危为机的声誉影响,刹那间就在公众面前消失殆尽。反观国外很多品牌,像曾在315晚会被曝光的麦当劳,连夜发出致歉声明,得到网友的热力点赞,像曾经因为席卷全球的“丰田安全危机”,总裁丰田章男亲自面对媒体,鞠躬道歉,短时间内就扭转了颓势,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鸿茅的“自查整改报告“最终产生的结果还未得而知,但至少在如此空前的危机面前,它为其他的企业树立了一个示范,这是值得肯定的进步,而中国企业,在品牌美誉的建立之路上,还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hardy)